课程音频:
课程讲义:第八课 舌战犹太人
本课内容是耶稣与犹太人的最后论战,正是发生在耶稣荣入圣城后的礼拜二,我们所熟悉的圣周第三日。这是耶稣非常忙碌的一天,耶稣对门徒和犹太人人讲了很多教训,所以称之为“教诲日”;根据圣经的记载,这一天,文士和法利赛人提出许多问题挑衅耶稣,耶稣藉着答复他们的问题,教育他们,指示他们的出路。
- 祭司长等盘问耶稣属灵的权柄(太21:23-27;可11:27-33;路20:1-8)
昨天耶稣洁净圣殿,将圣殿中的牛羊赶出去,推翻了兑换银钱之人的桌子,而且也医治了许多病人,因此耶稣赢得了许多人的称赞。今天耶稣又来到圣殿里教训众人。祭司长,民间的长老就来责问耶稣,是谁给他这权柄行这些事情,是仗谁的势力来“侵犯”犹太人最高权力机构的事务和权利。他们试图打击耶稣的威望,减少他在群众中的影响。他们对耶稣说:“你仗着什么权柄做这些事?”,“给你这权柄的是谁?”
对于他们的盘问,耶稣没有直接地予以回答,因为耶稣知道他们根本不会接受他的答案,他们只是想寻找陷害他的话柄。所以耶稣只是反问他们说:“约翰的洗礼是从哪里来的?从天上来的,还是从人间来的呢?耶稣之所以用施洗约翰来反问他们,原因可能有二:第一,因为施洗约翰是当代人人都尊敬的先知;第二,因为施洗约翰与耶稣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他是耶稣的开路先锋,人若知道施洗约翰的权柄根源,对耶稣权柄的根源也就不问自明了。
对耶稣反问他们的问题,他们彼此商议,并且最终不敢回答。因为他们若说是从天上来的,那么为什么不信他呢?若说是从人间来的,他们又害怕百姓用石头打他们,因为百姓都认约翰为先知,于是他们说:“我们不知道”。他们不敢明对真理,只好自欺欺人罢了!他们不敢回答,耶稣说:“我也不告诉你们我仗着什么权柄做这些事。”
- 教育犹太人的三个比喻
耶稣不愿将祭司长、民间的长老等摒弃在上帝的救恩大门之外,所以接着耶稣节藉着三个比喻来教导他们,希望他们能悔改,并接受上帝的救恩。
- 两个儿子的比喻(太21:28-32)
(耶稣)又说:“一个人有两个儿子,他来对大儿子说:‘我儿,你今天到葡萄园里去做工。’他回答说:‘我不去’,以后自己懊悔,就去了。又来对小儿子也是这样说。他回答说:‘父啊,我去’,他却不去。你们想这两个儿子,是哪一个遵行父命呢?”他们说:“大儿子。”耶稣说:“我实在告诉你们:税吏和娼妓倒比你们先进上帝的国。因为约翰遵着义路到你们这里来,你们却不信他;税吏和娼妓倒信他。你们看见了,后来还是不懊悔去信他。
我们可以思想这比喻中出现的三个重要的人物来思想主对我们的教导与提醒,仔细查考不难发现其中的象征意义与两种不同的态度。
- 葡萄园凶恶园户的比喻(太21:33-46;可12:1-12;路20:9-19)
这个比喻是以你们“再听一个比喻”为开始的。因此它是与上一个比喻相连的,具有相同的对象、相同的目的,就是教训那些盘问耶稣权柄的犹太领袖们。耶稣盼望他们能从上一个比喻的教训中醒悟过来。不然他们将要从那阳奉阴违的小儿子,转变成“凶恶的园户”――对上帝的心越来越刚硬,最终要将“园户的儿子”――耶稣杀害了。由此可见,这个比喻的涵义也是十分清楚的,对他们来说也是非常及时的。但不幸的是,他们最终并没有接受耶稣的忠言,后来他们真的成为“凶恶的园户”了。
- 喜筵的比喻(太22:1-14;路14:16-24)
耶稣又用比喻对他们说:“天国好比一个王为他儿子摆设娶亲的筵席,就打发仆人去,请那些被召的人来赴席;他们却不肯来。王又打发别的仆人,说:‘你们告诉那被召的人,我的筵席已经预备好了,牛和肥畜已经宰了,各样都齐备,请你们来赴席。’那些人不理就走了:一个到自己田里去,一个做买卖去,其余的拿住仆人,凌辱他们,把他们杀了。王就大怒,发兵除灭那些凶手,烧毁他们的城。于是对仆人说:‘喜筵已经齐备,只是所召的人不配。所以你们要往岔路口上去,凡遇见的,都召来赴席。’那些仆人就出去到大路上,凡遇见的,不论善恶都召聚了来,筵席上就坐满了客。王进来观看宾客,见那里有一个没有穿礼服的,就对他说:‘朋友,你到这里来,怎么不穿礼服呢?’那人无言可答。于是王对使唤的人说:‘捆起他的手脚来,把他丢在外边的黑暗里,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因为被召的人多,选上的人少。
从这比喻中愿我们更多认识神的救恩,神的预备,也来省察自己是否乐意前往享受主的筵席呢?有没有想过你在以什么借口,推辞上帝的邀请(呼召),找理由拒绝上帝的善意;若我们乐意前往,我们是否真实且诚心悔改,活出“与蒙召的恩相称”的生命呢?
- 文士、法利赛人对耶稣的试探与耶稣的智对
耶稣出来传道时,文士、法利赛人、撒都该人和希律党人经常就一些律法的、政治的和信仰的等方面的问题来试探耶稣,而他们所提的问题多半是一些两难之间的问题,是他们陷害耶稣的手段。《马太福音》22:15-40,《马可福音》12:13-34,《路加福音》20:20-40这几处经文记载文士、法利赛人、撒都该人和希律党人就三个两难之间的问题来试探耶稣。这三个问题分别是:可否纳税给凯撒?死人真能复活?最大的诫命是什么?
当耶稣非常智慧地回答了他们所提的问题之后,他以“基督与大卫的关系”这个问题来回击他们,最终他们哑口无言。
- 纳税给凯撒可以不可以?
当时,法利赛人出去,商议怎样就著耶稣的话陷害他,就打发他们的门徒同希律党的人去见耶稣,说:“夫子,我们知道你是诚实人,并且诚诚实实传神的道,甚么人你都不徇情面,因为你不看人的外貌。请告诉我们,你的意见如何?纳税给凯撒可以不可以?” 耶稣看出他们的恶意,就说:“假冒为善的人哪,为什么试探我?拿一个上税的钱给我看。”他们就拿一个银钱来给他。耶稣说:“这像和这号是谁的?” 他们说:“是凯撒的。”耶稣说:“这样,凯撒的物当归给凯撒;神的物当归给神。” 他们听见就希奇,离开他走了。
他们表面上似乎尊敬耶稣,称他为夫子,向他讨教。但实际上,他们是想就耶稣的话陷害他,要得着告他的把柄,甚至要置耶稣于死地。“纳税给恺撒,可以不可以”?这是一个两难之间的问题,因为如果耶稣说可以纳税给凯撒的话,他就与法利赛人的意见分歧,他们就会指责耶稣是“民族的叛徒”,因为当时犹太是属于罗马的殖民地;而且这也等于说耶稣公开反对民族主义者――奋锐党人。相反,如果耶稣说不可以纳税给凯撒的话,他便触怒了希律党人。耶稣就会被他们扣上“背叛罗马政府”的罪名,他们会藉着耶稣有意反抗罗马政府的情绪来挑唆罗马政府除掉他。所以他自以为这个问题是一个巧妙的圈套,也就是《马太福音》22:15所说的“陷害”的实际内容。他们这样做,无非是迫使耶稣要正面回答他们所提出的问题,而不能顾左右而言他。“纳税给凯撒,可以不可以?”,意即神的子民可不可以向一个异教的皇帝表示忠心。耶稣叫他们拿一个银钱来,就是上税的钱币。我需要知道,这一个银钱就是一个工人或兵丁一日的工资。“税”,根据希腊文,这里特指向所有犹太人征收并直接上缴罗马政府的人头税。犹太人除了要缴纳这种人头税之外,还要缴纳其他的一些税,如营业税、海关税等。这笔人头税是犹太人在政治上隶属一个外国政权的主要标志。耶稣问他们钱币上的像和号是谁的,他们回答说:“是恺撒的”。耶稣说:“凯撒的物,当归给凯撒,上帝的物当归给上帝。”耶稣说的这句话的意思是,恺撒有权铸造银币,有权征税,也有权管治。凯撒这样做,并没有侵占上帝的权利。人皆有义务纳税给恺撒政府,以换取政府所供应的福利;但他们对上帝也有义务当尽。耶稣的回答使试探他的人哑口无言,便离开他走了。
耶稣清楚地划清了这两个范围,暗示了凯撒并非神圣,但却没有暗示两种责任的互不相容;
耶稣在不降低忠于上帝的要求的同时指出,在政治上效忠于一个异教国家与之并不矛盾,我们不可能把生活刻板生硬地分成“神圣的”和“世俗的”,这也是给我们每个人的提醒。
- 关于复活的问题。
撒都该人常说没有复活的事。那天,他们来问耶稣说:“夫子,摩西说:‘人若死了,没有孩子,他兄弟当娶他的妻,为哥哥生子立后。’从前,在我们这里有弟兄七人。第一个娶了妻,死了,没有孩子,撇下妻子给兄弟。第二、第三,直到第七个,都是如此。末后,妇人也死了。这样,当复活的时候,她是七个人中哪一个的妻子呢?因为他们都娶过她。”耶稣回答说:“你们错了,因为不明白圣经,也不晓得神的大能。当复活的时候,人也不娶,也不嫁,乃像天上的使者一样。论到死人复活,神在经上向你们所说的,你们没有念过吗?他说:‘我是亚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神不是死人的神,乃是活人的神。” 众人听见这话,就希奇他的教训。
撒都该派,是由圣殿当权的祭司、贵族、富商等一批上层人士所组成的,是犹太教中的元老当权派。他们的信仰保守,持守摩西的律法,崇尚理智而反对超自然主义,他们不相信复活、天使与鬼魔的存在(太22:23;可12:18;徒23:8)。
撒都该人认为,从摩西所说:“人若死了,没有孩子,他兄弟当娶他的妻,为哥哥生子立后”(申25:5)这一条例看来,根本就不可能有复活这回事。因此他们虚造了一个故事说:有一妇人曾先后嫁给七个兄弟,却都没有生儿子,然后这七个兄弟死了,这守寡七次的妇人也死了。他们问耶稣:“当复活的时候,她是七个人中哪一个的妻子呢?”
在他们看来,他们的想法是很科学的,也是具有很强的攻击性的。因为死人复活的道理,无论在事实上还是在逻辑上都是讲不通的。他们曾目睹耶稣经常根据《圣经》教训众人,所以故意引用《申命记》25:5-6中的“娶寡嫂制”的有关规定,即“如果弟兄死后无子,就娶了弟兄的妻子,使他不致于绝后”来刁难耶稣。撒都该人把这原则应用在七兄弟中的每一个身上,然后问耶稣说,“她在复活时该是七兄弟中哪一个兄弟的妻子?”
再看耶稣的回答,主首先肯定地说:“你们错了”!耶稣指出他们之所以错误的原因是:一方面他明白《圣经》,上帝说:“我是亚伯拉罕的上帝,以撒的上帝,雅各的上帝”(出3:6)。上帝不是死人的上帝,乃是活人的上帝。另一方面,他们不晓得上帝的大能。他们因不能理解《圣经》的真实含义,自然也就无法晓得上帝的大能,换句话说,他们因不明白《圣经》而无法相信上帝的大能。撒都该人的根本问题还不是婚姻嫁娶的问题,而是复活不存在的问题。也给我们提醒,既无真理的知识、又无真是信心的人,仅凭自己有限的头脑和能力来判断神的作为,怎能不错呢?
- 最大的诫命是什么?
法利赛人听见耶稣堵住了撒都该人的口,他们就聚集。内中有一个人是律法师,要试探耶稣,就问他说:“夫子,律法上的诫命,哪一条是最大的呢?”耶稣对他说:“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上帝。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
表面上看,这个律法师是在对耶稣进行圣经知识大考问,但这个律法师的真正意图显然并不是要考问耶稣有关诫命的条文,乃是要窥探耶稣对律法的实质观点,希望从中找出耶稣观点的错误和肤浅来打击他。
耶稣的回答不是从十条诫命中去寻找,他乃是摘取《申命记》6:5的“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上帝”和引证《利未记》19:18的“爱邻舍如同自己”作为一切律法实质的总纲。这两句话虽然不在十条诫命中,但是实际上就是十条诫命的最好说明,因为十诫的前四条是注重爱上帝,后六条则是爱人之道。所以说,耶稣回答的内容就是对十诫的最好诠释。
主耶稣的答案将我们信仰的特色明显地表明出来:最绝对的信仰——因为他有最高的要求;最甘甜的信仰,因为他有最美的要求;最持久的信仰,因为他有最强的要求。
- 耶稣的反问。
耶稣问他们说:“论到基督,你们的意见如何?他是谁的子孙呢”?“论到基督,你们的意见如何?”
耶稣曾经以类似这样的问题考问他的门徒(太16:13-16),现在用来问他们。当然,耶稣并不是故意刁难他们,因为这乃是他们信仰的核心问题,他们理应知道的真理内容。当他们回答说:“是大卫的子孙”后,耶稣根据《圣经》,深入且具体地问他们:“大卫既称他为主,他怎么又是大卫的子孙呢?”(诗110:1)。法利赛人对耶稣的问题只回答了一半,其实,对于基督是大卫的子孙,这个答案连一般的犹太儿童都知道,可是大卫为什么称基督为主,他们却答不出来。确实,耶稣所提出的这个问题是一个奥秘,是人自己的智慧所不能了解的。正因这缘故,所以旧约圣经对基督予以多次多方的启示,为了教训世人,基督是个奥秘,因他既是大卫的子孙,又是神的儿子(但7:13-14),他既有人性,又有神性。由此看来,法利赛人对基督的认识是一知半解。他们所盘问并想杀害、正站在他们面前的拿撒勒人耶稣,曾以百般的神迹、奥妙的真理、完美的生活宣告他就是基督,施洗约翰也曾见证耶稣就是基督,而他们却一味地否认、反对耶稣就是基督,这是出于他们的无知和故意敌对。
- 耶稣教训门徒和众人与斥责文士和法利赛人
(一)警告众人和门徒,面对这些犹太领袖,必须注意两个正确的态度:
- 认定上帝的真理
虽然法利赛人和文士言行不一,又千方百计地与耶稣为敌,然而耶稣仍然承认他们对摩西的律法是有深入研究的,他们教师的地位―― “坐在摩西的位上”仍是应当被尊重的。虽然他们的为人有错,他们能说不能行,但是他们所教导的律法是没有错的,所以耶稣说:“凡他们所吩咐你们的,你们都要谨守遵行”。因为如果不去遵守的话,受到损失的不是别人,乃是自己。
- 谨防人的错误,当时主说,“但不要效法他们的行为”,因为他们假冒伪善。
(二)谴责文士和法利赛人
耶稣严厉地宣告假冒为善者的“八祸”,这些假冒为善者,虽然有“光明正大”的外表,但是实际上却怀着一颗邪恶败坏的心。没有人能揭露他们的败坏,因为无人识透;没有人能挽救他们,因为他们无心悔改。耶稣责备他们是公义和慈爱相连而有的拯救行动,耶稣知道他们的本相,也愿意拯救他们,所以就揭露他们的败坏。他们的败坏表现在:
- 天门堵石(13节)他们挡住天国之门,自己不进去,也不让别人进去。
- 羊皮豺狼(14节)。他们常常侵吞寡妇的家产,所用的方法竟是“假意作很长的祷告”。
- 欺人入教(15节)。他们有热烈的宗教热忱,但是对《圣经》最重要的真理,对神和他救恩的知识却一窍不通,以致虽走遍海洋传道,却不是引人得救,乃是引人作地狱之子。
- 瞎子领路(16-22节)。教导人使人把人与物的关系,看得比人与上帝的关系更重要。
- 舍本逐末(23-24节)。他们似乎非常彻底地遵行上帝的律法,但他们对宗教的实质--公义、怜悯、信实,反倒不行。
- 先后颠倒(25-26节)。他们追求的兴趣只重规矩和外表,而忽略内在生命的实质。在对付罪恶的事上,耶稣说他们是只“洗净杯盘的外面,里面却盛满了勒索和放荡。”
- 粉饰之墓(27-28节)。粉饰的坟墓使人不及防备就陷于不洁之中(犹太人以接触死人为不洁)。
- 真理死敌(29-36节)。从以色列历史来看,假冒为善的领袖,一贯是真理的死敌。所以上帝所差来的先知,纷纷被这些领袖们所杀害。耶稣指出,目前他们虽夸言,他们不会犯他们祖先一样的罪,他们愿意好好修饰死去先知的坟墓,但是在他们的身体之内所流的,却仍然是他们祖宗所遗传下来的血!因此他们将要行他们祖宗所行的事,并且是更可怕的事,就是要杀害上帝所差来的最大先知、上帝的儿子,因此,他们为此将要受到最严厉的审判!
- 耶稣称赞穷寡妇的捐献
这让我们看到耶稣对奉献的看法,上帝所喜悦的,不是礼物,乃是奉献礼物的人。这个穷寡妇在非常贫穷之中(这两个小钱是她惟一的所有,又是她生活所需要的),却愿意在奉献上有分。这样的奉献心志,是主喜悦的。愿我们都能学习这样美好的奉献,归给神。
- 关于将来的事
耶稣对门徒说,当圣城成为荒场的时候,圣殿将受到彻底的破坏,甚至“没有一块石头留在石头上不被拆毁了”。这个惊人的预言,引起了门徒对圣殿和末世的关心和兴趣,所以他们到了橄榄山之后,就暗暗地请求耶稣,把他们所关心的三件事启示给他们。门徒所提的三件将来的事是:1、什么时候有这些事(即圣城被毁)?2、你降临有什么预兆?3、世界的末了有什么预兆?这些问题,耶稣都对门徒给予解答。我们在受难周第三日默想灵修中也和弟兄姐妹们重点思想了这部分内容,可以对照着一起查考关于:预言圣殿将被毁,论末世的预兆、基督再临的情形;以及主以仆人作比喻、以童女作比喻、以交财作比喻,又论万民必受审判。(参考:马太福音24-25章)
我们如何面对主再来的日子,值得我们深思。
讨论题:
- 本课中教育犹太人或是回应门徒的疑惑,耶稣都用到了比喻,选择你印象最深的,来分享你的收获。
- 仔细查考经文,耶稣对法利赛人严厉宣告的祸患,给你有怎样的警戒与提醒?
参考书目:孙彦理《耶稣的一生》;《基督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