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会简史(六)——回应时代的挑战

弟兄姐妹平安:欢迎点击下方音频,聆听课程内容!

课程音频:

课程讲义:中国教会简史6——回应时代的挑战

20世纪上半叶,经历了义和团运动重创的基督教调整了传教策略,发展空间不断扩展,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但另一方面,基督教的发展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非基督教运动

从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是中国基督教成长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中国社会剧烈动荡的时期,中外关系因政治和文化等诸多原因,变得十分微妙。这些复杂因素也反映在基督教身上,一方面,中国知识分子开始关注基督教,不再一味地排斥;但另一方面,他们也越来越多地注意到基督教背后的政治力量,开始有意识地反对受到西方政治势力支持的教会组织。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非基督教运动(以下简称“非基运动”)爆发了。

非基运动分为三个阶段,由于每个阶段的性质都有所区别,因此,教会及中国基督徒个人对非基运动的态度也因时而异。第一阶段,尽管非基运动矛头直指基督教,但是,由于经历了太多教案冲击,教会对非基运动的反应表现得十分冷静,大有见惯不惊的意思。然而,一些在新文化运动中成长起来的中国基督徒知识分子却感受到了这场运动的不同之处,对之做出了积极的回应。这些基督徒以成立于1919年的“北京基督徒证道团”最为突出,该团后来更名为生命社,出版刊物《生命月刊》。到了非基运动的第二、三阶段时,由于其主题已从基督教本身转到了收回教育权和反帝爱国,非基运动主要的旗帜还是民族主义,是动员全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争取民族解放,因此,有越来越多的基督教会、机构和基督徒个人参与到运动当中,使得各界人士逐渐认识到,基督徒也是中国人,也有爱国的情操,是一股可以团结的力量。

长达六年(1922-1927)的非基运动对基督教的冲击是前所未有的。如果说,义和团运动是以武力消灭“洋教”,破坏的是基督教的“实体”,虽大伤元气,在运动过后马上就能恢复发展。那么,非基运动却是在思想上对基督教进行了挑战,它促使具有爱国思想的中国基督徒进行深刻反思。为了改变国人心目中的洋教形象,基督教的有识之士自觉提出了自养自立的本色教会运动。对中国基督教来说,非基运动既是一次打击,又创造了一次机会,使教会在本色化,自立自养方面迈出了可贵的一步。

二、教会的自立与联合

1903年,高风池、谢洪赉、宋耀如、俞国桢等13位基督徒出于对“教案迭起士民侧目”的忧虑,在上海首先发起成立了“中国基督徒会”,以“爱国爱人之心,联络中国基督徒合为一群,提倡中国信徒宜在本国道”,旨在消弭教案,收回传教权。20世纪前半叶,各种形式的自立教会如雨后春笋般生长起来,段琦将这些教会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强调脱离外国教会,力求成为“中国人的教会”,力主“有志信徒,图谋自立、自养、自传….绝对不受西教会管辖”。这类教会主要在华东地区发展。(中国耶稣教自立会就属于这类教会:俞国桢创立并领导的中国耶稣教自立会,创办出发点是为了更好地传福音,他认为,因为本地教会与西方差会的关系,使教外的人误认为信教使人不爱国,损害了教会的声誉,只有自立才能消除这种误会,同时他还提出了教会联合。)

第二类是华北的中华基督教会模式,以联合与自立相结合,在组织上脱离外国教会,联合不同教派的中国信徒,但仍与各差会保持良好关系。(无论从模式还是规模和影响上看,中华基督教会都是中国基督教史上非常重要的自立现象。中华基督教会本着“超越教派,合而为一”的原则,不倡宗派,不分国界,努力追求适合中国国情,推行自养、自立、自传的本色教会运动。)

第三类是在教派内发展自立自养,与差会保持合作关系,这类教会模式主要在华南。如闽南厦门、漳州、金井等教会均如此。

三、本色教会的探讨

自立主要关注的是教会主权的问题,本色化主要关注的是基督教教义与中国文化的关系问题。“本色化”一词在英文中含“本地所产”之意,不仅指教会领导机构人员要本国化,而且包括创建本色教会的教制,形成本色教会的礼仪、崇拜、产出本色的神学和宗教文艺如文学、音乐、戏剧、艺术、建筑、绘画等。按诚静怡的解释,本色教会就是一方面要求中国信徒担负责任,一方面发扬东方固有的文明,使基督教消除“洋教”的丑号。

本色化运动开始以后,由差会控制的在华各大宗派,如安立甘宗、信义宗、监理会都冠以“中华”二字成为“中华圣公会”、“中华信义会”等。不仅是名称的改换,全国协进会的中国领袖还倡议由中国信徒自行发展传教布道事工,因此协进会内成立了国内布道会。在倡导本色教会的过程中,有些教会和个人进行崇拜礼仪及教堂格调上的本色化。1927年2月,上海内地会部分信徒成立上海基督徒新团契,旨在试图创造本色教会模式。他们组织共鸣音乐社,编纂、使用中国化的赞美诗,主持宗教活动者的服饰,讲经和祈祷仪式,也与一般礼拜堂不同。此外,像新建的上海长老会鸿德堂,完全是中国殿宇建筑风格。

四、土生土长的教派

当中国基督教自立运动和本色运动进入高潮时期,在基督教中又出现了一批土生土长的教派。在信仰上,教派的创立者吸收了国外某些新兴教派的信仰特点,并把基督教和中国民间信仰相结合,或以“医病赶鬼”、“神迹奇事”来吸引信徒,或强调“出世”,追求个人“属灵”,传教的重点在中国的农村,及中下层劳动人民。其典型代表为真耶稣教会、基督徒聚会处、耶稣家庭三个教派。

  1. 真耶稣教会原名万国更正耶稣真教会,1917年由魏恩波创立。真耶稣教会吸取了安息日会、使徒信心会、神召会等教派的某些教义教规,如信奉圣经、遵守十诫、守星期六为安息日、行圣餐和信徒彼此之间相互洗脚等礼仪外,还有自己独特的教义教规,如强调信独一真神,反对三位一体的神学解释;受洗必须面向下全身浸入水中,单奉耶稣之名施浸;要会说方言;不许看病服药,靠赶鬼祷告治病,等等。他还在教会中取消牧师称呼,设长者、执事,礼拜时,要信徒跪下同声祷告,或唱灵歌,跳灵舞。
  2. 基督徒聚会处简称聚会处,该教派的主要宗教特点是:(1)提倡脱离宗派,主张曲每一城镇的基督徒建立一个地方性教会,各自独立。(2)教会不设牧师,信徒之间互称弟兄姐妹,提倡每个信徒都可以事奉神,地方教会的管理者称长老,长老下设执事。(3)每星期日举行一次圣餐礼拜称“擘饼聚会”,同工、长老、执事与信徒均可主持,此外还有讲道、传福音、祷告和交通等聚会。(4)信徒入教采用全身浸入水中的“受浸”礼。(5)女信徒在参加聚会时要戴帽“蒙头”,表示顺服神的权柄。(6)坚持“基要主义”信仰,不重礼拜仪式。(7)不随从凡圣经上没有规定的圣诞节、复活节等宗教节日,聚会场所不用十字架、圣像、圣画等布置。
  3. 耶稣家庭于1921年由敬奠瀛创立于山东泰安马庄。他规定,入“家庭”者必须“舍家、破产”,即离弃自己原来的家,把全部财产及个人的知识、劳力甚至人身全部破除私有,交给“家庭”公有,敬奠瀛严格控制着“家庭”成员的思想和行动。解放以后,由于“家庭”实行的封建家长制的统治,已不能适应新中国的社会生活。“家庭”内人心涣散,敬奠瀛感到无法控制,于1952年初带领他的少数亲信离开马庄老家,到上海的小家避难,留在马庄的“家长”更无法统治,1952年4月耶稣家庭正式解散。

参考书目:

《中国基督教会史》徐晓鸿主编;《中国基督教简史》姚民权、罗伟虹著

 

思考题:

  1. 本色化的主张与你理解今日强调的基督教中国化有何联系?
  2. 学习本课内容有何收获?
苏州市基督教圣约翰堂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2009612号-1

苏公网安备 32050802011519号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