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章|跟随他的脚踪

题目:跟随他的脚踪

经文:彼前2:20-25

每个人的生活都是要经受挑战的,基督徒当然也不能例外。但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有时因着我们的信仰身份我们反而会迷茫甚至受挫。因为一些人的思想里认为跟随基督是要得恩典、蒙祝福的,却忽略了跟随基督也是有挑战、要受苦的。若是一直是这样认为就是基督里的巨婴心态。

基督徒是蒙上帝恩典的人,但人们对于恩典的理解却不同,对此潘霍华牧师提出了“廉价恩典”与“重价恩典”的区分。廉价恩典带来的是安逸自满,讲饶恕而无须悔改,受洗而无须遵守教会秩序。重价恩典激发人义无反顾地成为主的门徒,要求人去负基督的轭。这是我们蒙召的意义,是我们更新生命的必经之路。今藉着彼前2:20-25思想如何跟随主的脚踪,行事为人与蒙召的恩相称。

一、蒙召的脚踪

20-21节“你们若因犯罪受责打,能忍耐,有什么可夸的呢?但你们若因行善受苦,能忍耐,这在神看是可喜爱的。你们蒙召原是为此,因基督也为你们受过苦,给你们留下榜样,叫你们跟随他的脚踪行。”弟兄姐妹,面对挑战与难处,我们若因行善受苦,这在神看来是可喜爱的。因为基督给我们留下榜样,要叫我们跟随他的脚踪行。

基督的脚踪是是以爱为底色的救赎的脚踪,基督的脚踪是甘于付出舍己的脚踪,基督的脚踪是充满使命异象的脚踪,基督的脚踪恰恰不是为了满足自我让自己有获得感的脚踪。因为爱,所以他来;因为爱,所以他愿死。“他本有神的形像,不以自己与神同等为强夺的,反倒虚己,取了奴仆的形像,成为人的样式。既有人的样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顺服,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2:6-8)

我们作为基督徒,虽然我们的爱是有限的,甚至不足的,我们可否不对自己的家人朋友过度地索取爱?不要觉得爱是理所当然的。我们的爱有限,那我们也不要透支别人有限的爱。信徒之间我们常会劝勉,在人的里面没有真正的满足,那我们也不要对人有过高的期待与要求。我们承认自己的软弱,也要承认别人的软弱。

我们的付出舍己也甚是有限。我们常常认为,我们走在效法基督的路上,但我们不少时候停留在表面。尤其在探访关怀中,我们常以为是珍惜机会一通说教,但我们很少了解对方的内心世界与想法,结果是我们认为做的有成效,但对方眼中可能完全不是这个样子的。有时候我们看似是在付出,但我们的心里满是埋怨甚至牢骚,我们的内心是有不甘心的,这样的付出受苦是否蒙神的悦纳?真正的爱是愿意付出的,是不要求回报的,不然付出越多心理越不平衡。弟兄姐妹,我们的付出与舍己不是自我感动,乃是配合神的工作,交出自己的主权让神来带来掌管;如此之下就不简单是自己与别人的关系问题,而是建基于自己与神的关系问题;如此一来,自己与神关系的和好自然带来自己与人关系的和好。

蒙召的脚踪意味着我们要跟随基督过使命人生。我们不是仅满足于吃穿日用等外在的奢华追求,也不会因为眼下的种种艰难而失去喜乐失去了盼望,而是深知主爱我,主拣选我,主操练我,主使用我。自此“天生我材必有用”属灵内涵,我们富足了可以去帮助人,我们的伤痛也可以使我们与在那些苦境中的人陪伴、共情,因为我们在地上的这一生就是学习如何与主同行的。所以,你有没有看到主给你的产业,给你的使命,给你的恩赐?看到了就去善待,并去善用,我们的人生更蒙神祝福,也成为祝福别人的管道。

二、生命的转换

蒙召的脚踪是甘于付出的脚踪,也是活出使命异象的人生,因为基督为我们受过苦,给我们留下榜样,叫我们跟随他的脚踪行。这是榜样的力量,更是生命的转换与更新。

24节“他被挂在木头上,亲身担当了我们的罪,使我们既然在罪上死,就得以在义上活。因他受的鞭伤,你们便得了医治。”这是我们得新生命的途径,也是我们得力量的源泉。

弟兄姐妹,我们的生命需要转换,需要更新。我们人的惰性常常习惯于当下的状态,觉得是舒适的、是安全的,却很少想到是不是应该的,有时想到了也没有改变的力量。24节的经文告诉我们,耶稣成为肉身在我们中间,他不是以惩罚的方式要求我们改变而是以担当的姿态以牺牲的样式来帮助我们。作为基督徒的我们当警醒思考。

生命的转换,包括认知与心思的转变,及由此带来的行动与影响。信主以后的我们不能再习惯于以自我的视角看问题,而是以基督的视角去看问题。基督耶稣不仅知道我们,还愿意与人以可见可感的样式来到人间。我们的人际关系中岂不当如此吗?我们熟人之间有时会想“谁还不知道谁呀”的腹黑。而我们对对方的了解真的是全面深刻的吗?我们还是要有一颗友好而敬重的心去相处吧。即或真的是很了解了,也还是要以彼此相爱的心去相处去陪伴去担当吧。这样的关系久了会让人心被恩感,彼此接纳进而产生对话,尤其是在亲子关系当中。圣经教导我们常存感恩之心,多说造就人的好话,我们也要操练起来,会经历到神的祝福在其中。

生命的转换,是基于神在爱里的担当——无罪的神子耶稣替代我们受苦以至于受死,使我们不再是被追讨受咒诅被惩罚的对象,而是因着信在基督里被赦免得医治,自此神与我们和好,一条新路在我们面前。基督担当了我们的罪,我们也要有所担当,这担当是基于基督生命在我们里面的作为与彰显。今后的人生路必须有主介入,由主掌管,这当是我们的担当,不然我们就是让主的血白流。所以主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太16:24)

三、灵魂的苏醒

跟随他(主)的脚踪,在这条信仰人生的道路上还需要我们灵里的苏醒,即灵魂的苏醒。路走得远了,可能我们就忘了来时的路,有时还被路边的风景吸引而走迷了路,我曾看到教会中个别老同工出现这样的情况,让人痛心,对我们是极大的警醒。

灵魂的苏醒,不是彻夜不眠,不是祷告不停,而是与神有亲密的关系,因着对神话语的领受而有智慧与度量,对自己常有省察,不容罪成为我们生命的拦阻与网罗。这是一种与神正确关系下的心明眼亮与身心舒畅。正如诗篇23篇“耶和华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他使我躺卧在青草地上,领我在可安歇的水边。他使我的灵魂苏醒,为自己的名引导我走义路。我虽然行过死荫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为你与我同在;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我们的灵魂状态乃是基于我们与神的关系,而不是我们自认为不错的状态,如此纵有难处挑战,我们仍有得胜的盼望,因为我们深知“你与我同在;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

弟兄姐妹,我们当走的路甚远,这是神对以利亚说的话,也是回荡在我们脑海中的声音,告诉我们生命的功课当走的路还远,我们还有很多的属灵功课要学习,自然也有很多的事情或挑战在等着我们。

你的里面是苏醒的吗?答案有苏醒的,有瞌睡打盹的,还有一种情况是装睡的。有一本书的名字《叫醒装睡的你》叫人耳目一新,很多人不是真睡着了,而是在装睡。弟兄姐妹,我们都读圣经并听道,教导我们的心思意念、言语行为如何与蒙召的恩相称,保惠师圣灵也内住在我们中间做督责、使人归正的工作,我们若仍旧沉溺于罪中之乐且屡禁不止,那就是故意在装睡了。所以弟兄姐妹,盼望大家都欢喜快乐并能警醒不怠,我们的心除了与可见的人交往之外,还要与那虽不能见但却无所不在的上帝相交,他是鉴察一切的。

结语:

弟兄姐妹,惟有里面的苏醒,里面的清醒,我们才能跟上主的脚步,能辨是非,知轻重,懂进退,将基督的生命内化为我们的生命与行动,并一步一步踏出蒙召的脚踪,“就算经过黑暗谷,就算遇到暴风雨,在你(主)手中都将变成祝福”。(选自歌曲《脚步》)

愿主耶稣的恩常与我们同在。

苏州市基督教圣约翰堂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2009612号-1

苏公网安备 32050802011519号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