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生平》第三课

课程音频:

课程讲义:第三课 先锋开路 踏上征途

学习目标:

1、了解耶稣受洗受试探的意义;

2、了解耶稣传道之初的事迹。

一、施洗约翰与主的洗礼(太3:1-17;可1:1-8;路3:1-18,21,22)

在主耶稣出来传道之前,施洗约翰出来为他的传道事工预备人心。

施洗约翰的父母在已过生育年龄毫无生育可能的情况下生下了他,并且得天使亲自为他起名。他生于祭司世家,原本可以继承父业,成为受人尊敬的宗教领袖,在圣殿中供职,但他却离群索居,在荒良的旷野传神悔改的真理,他穿着骆驼毛的衣裳,以蝗虫野蜜为食,他的工作早在旧约时代就已经被先知所预言(赛40:3-4“有人声喊着说:“在旷野预备耶和华的路,在沙漠地修平我们神的道。一切山洼都要填满,大小山冈都要削平。高高低低的要改为平坦,崎崎岖岖的必成为平原。”),他的工作时限仅一年多,但所传讲的信息却极具感染力,甚至得到了当时犹太分封王希律的赞赏,因他悔改受洗的人不计其数,他一度成为社会各界瞩目的焦点,但在主耶稣出现后,他却激流勇退,慷慨的将自己的门徒介绍给耶稣,并积极的为主作见证,言明耶稣就是人们世代期盼的弥赛亚,而在主耶稣的传道事工蒸蒸日上之际,他更是说出了一句让那些所有因嫉妒而互相排挤、仇视、算计的人都为之汗颜的话:“他必兴旺,我必衰微”。按肉身来说,他是比耶稣大六个月的表兄。是为主耶稣传福音预备道路的开路先锋,是衔接新旧两约的关键人物。

根据路3:1-3的记载,约翰在罗马皇帝凯撒提庇留在位第15年出来在约旦河外的旷野传道,即主后28年。他反对法利赛人只重宗教的外表礼仪,而抛弃敬虔的实质,他针砭时弊,斥责权贵的自以为是,告诫百姓不要因为是亚伯拉罕的子孙就高枕无忧,而要悔改认罪,痛改前非;他创造性的在约旦河用水给那些听了他的教训愿意悔改的人施洗,表明人的罪需要被洗净。他宣告新时代的来临,明确指出,有一位大能者要来,用圣灵和火给人施洗,并要审判世界。

约翰的洗是悔改的洗,悔改的洗是第一步,以后还要接受圣灵与火的洗。

约翰的洗要求受洗人,诚心认罪,改过自新,结出善果。

约翰的洗是为迎接新时代做预备的,他一开始就传讲“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

他的做法和教训,得到百姓拥护,主耶稣也赞成,主接受过施洗约翰的洗礼,耶稣受洗是他告别木匠工作,献身上帝工作的开始,是主人生中的重要转折点,意义重大:1、承认了约翰是从神来的,接受约翰的洗是在遵守神的旨意;2、耶稣虚己为人,成为人的样式,活在人中间,人所经历的,他都应经历,以次来体恤世人;3、耶稣无罪,却自愿站在罪人的行列中,来担当世人的罪;4、洗礼是主救世事工的封立典礼,是一种强而有力的宣告,主耶稣受洗时天开了,圣灵仿佛鸽子降下,从天上有声音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自始祖犯罪后,天门向人关闭,神人关系隔绝,耶稣来将要拆毁这道隔断的墙,天开了,象征主耶稣是道路,神来到人间;象征智慧、能力、权柄与荣耀的圣灵降下,表明神已将万有交在主手中,鸽子代表和平,也意味着主此次的降临来是拯救罪人,用爱吸引人,是和平的君。来自天上的声音是对主耶稣弥赛亚使命的确认和肯定。

洗礼沿传至今,成为基督教的一项重要礼仪。基督徒必须受洗,表明罪应洗净,但基督教的洗礼比约翰的洗礼多了一重含义,那就是基督教的洗礼中,受洗者不但知道自己的罪需要悔改,并且还含有因信靠救主罪得赦免,与主同死,主同复活的内涵。约翰的工作卓有成效,社会各界人士都对施洗约翰和他的信息产生了兴趣或猜疑。祭司利未人特别从耶路撒冷来探究他究竟是谁。面对质疑,约翰肯定的回答:“我不是基督”,我仅仅是为基督作见证的,我只是旷野的声音,我给弥赛亚解鞋带也不配。外在的成功,并没有扰乱约翰内在的生命。这句话,也表明他对基督身份和地位的绝对尊重,乐意在那将要来的基督面前持守仆人的身份和地位,因为解鞋带是仆人做的事。后来,当约翰的门徒看见耶稣给人施洗、而自己的师傅却门庭冷落的时候,就心中不平,但约翰说:“他必兴旺、我必衰微”。“新郎的朋友听见新郎的声音就欢喜,我现在的洗了满足了”,在婚礼中,新郎是主角,伴郎是配角,伴郎的任务是要把新娘“带领到”新郎面前。伴郎在婚礼上的角色挺重要,但始终只是是新郎的侍从,听受新郎吩咐,这种身份和地位是不允许混淆和改变的。他持守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且以此为满足,不越位,没有丝毫的记恨,不彰显自己、只彰显基督。高调做事,低调做人。约翰最终因为被希律安提帕砍头,因为约翰斥责他私通同父异母的兄弟腓利的妻子并且娶了她,于是约翰先被下入监牢,随后王后希罗底借着女儿为希律王献舞的机会,要求杀死了约翰。约翰死于非命,但他短暂的人生得到耶稣极大的称赞:“凡妇人所生的,没有一个兴起来大过约翰的。”又说:“约翰是点着的明灯”,确实如此,他是点在黑暗中的一盏明灯,他的信息让当时很多在享受罪中之乐的人幡然悔悟,看见自身的丑陋和生命最真实的需求。约翰的出现预示着新纪元的开始。

二、耶稣受试探(太4:1-11;可1:12-13;路4:1-13)

接受洗礼后,主耶稣在旷野受魔鬼试探并且禁食40昼夜,太、可、路三卷书对此均有记载,圣经对试探耶稣的有两种称呼:撒旦(原意是仇敌,它与神与人为敌,是魔鬼的别名)、魔鬼(意思是诽谤人的,是邪恶的灵)。撒旦的试探未必有形有体,可以以多种形式呈现,或利用物质、或用人、或把欲念放在人的心中,让人内心挣扎。使徒约翰曾用肉体的情欲、眼目的情欲和今生的骄傲来表达人受试探的三条路径。这三者的根源在于人的私欲,私欲遇上外界的引诱,屈服了就生出罪。来4:15耶稣“也曾凡事受过试探,与我们一样,只是他没有犯罪。”这是主与我们的不同,耶稣受试探,正说明他是一个完全的人。有人的思想意志和需要,所以也面临着试探。

马可路加说是圣灵把耶稣引导旷野,说明耶稣受试探这件事也有神的美意。试探不一定是坏事,我们不求试探临到我们,但如果遇到试探,也是正常的属灵争战,试探不是不可战胜的,保罗说:“你们所遇见的试探,无非是人所能受的。神是信实的,必不叫你们受试探过于所能受的。在受试探的时候,总要给你们一条出路,叫你们能忍受得住。(林前10:13)”靠神我们克服私欲胜过试探。

耶稣所经受的三个试探,大有深意。第一是变石头为食物,主禁食40昼夜,饥肠辘辘,迫切需要食物,这时撒旦引诱耶稣把旷野中触目可及的石头变成食物,主有这样的能力和权柄,但他没有这样做,因为他来到世上,要建立的不是一个满足人肉体欲望的国度。所以主说: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耶稣在这里的得胜,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伊甸园中亚当夏娃在口腹之欲上的失败,这位末后的亚当耶稣基督战胜了肉体的情欲接着撒旦将耶稣带到高山之巅,把万国和万国的荣华指给他看,说:你若俯伏拜我,我就把这一切都赐给你。主耶稣知道自己的使命是要建立一个荣耀的国度,目标明确了,可如何达到目的呢?通往目标的路看似不止一条,可是哪条是正路呢?哪条是邪道呢?向撒旦投降,人往往能更加轻松的得到自己想要的,用诡诈可以获得财富,用武力能战胜仇敌……,但主要走的正路是爱心的路,是牺牲自我的路,不是投机取巧的路,不是强权征服的路,他要建立的国度不属于这世界,而是属灵的天国,所以主回答说:“当拜主你的神,单要侍奉他。”耶稣成功得胜眼目的情欲,这也是第一亚当在伊甸园中曾经失败的原因之一,当年他和妻子看见那树上的果子悦人眼目就摘来吃了。接着撒旦把耶稣带到圣殿顶上,对他说:“你若是神的儿子,可以跳下去,因为经上记着说‘主要吩咐他的使者,用手托着你,免得你的脚碰在石头上’。”主耶稣明确了自己的奋斗目标,也知道了正确的道路,那么路途中的困难阻力要怎样胜过呢?要依靠什么力量完成工作呢?靠神迹奇事?神迹奇事确实能证明神的大能,但救世之功要靠的是实事求是的舍己爱人,是对父神全然的信靠和顺服。所以主说:不可试探主你的神。主耶稣得胜哗众取宠式的今生的骄傲,这也是第一亚当在伊甸园中曾经失落的,当年撒旦对始祖说:你们吃的日子不一定死,你们次了眼睛就明亮,如同神一样能分别善恶,于是他们就吃了,他们的内心期待能如同神一样,但主耶稣却战胜了今生的骄傲,本有神的形象,与神同等,却降卑为人,存心顺服,甘心服侍,且死在十字架上。撒旦的阴谋彻底破灭。

  • 开始在犹太传道

(约1—4:42;太4:13-22,8:14-15;可1:14-20,29-31;路4:38-39,5:1-11

根据路3:23的记载,主耶稣出来传道的年龄是30岁,如果主降生于公元前4-5年,那么他出来传道的时间约在公元26-27年,耶稣在世传道的年限我们通常认为是三年半,这是后来的圣经研究学者根据约翰福音记载的节期推算的。

主耶稣的工作是从招收门徒开始的,施洗约翰在约旦河边慷慨的将自己的门徒安德烈和约翰介绍给了耶稣,因为他知道耶稣才是那真光,而自己是为给光作见证的。随即,安得烈带来了自己的兄弟彼得,主耶稣自己也开始主动选召门徒,他找到腓力,腓力又找到好友拿但业(巴多罗买),以上是耶稣选招的第一批门徒,是在一两天之内完成的。这一批人中,有人虽跟随了主,但对主的认识仍然不够,实际生活没有改变,如以彼得、约翰为代表的渔夫们,而主当时需要的是一群舍弃旧业,与自己朝夕相处一起同工的跟随者,于是主在施洗约翰下监后,在加利利海边再次呼召正在打渔的他们:“来跟从我,我要叫你们得人如得鱼一样。”他们就舍了船,辞别亲人,跟从了主。这里面包括了约翰的兄弟雅各。

在施洗约翰下监前,耶稣和这最早一批的门徒曾在犹太地居住施洗。其间也去加利利参加过迦拿的婚宴,行了第一个变水为酒的神迹。也曾去过耶路撒冷过节,行了很多神迹,甚至跟随他的人数量一度超过了跟随施洗约翰的(约4:1-2),这引起了法利赛人的注意,从主受试探到此时,约有半年之久。这段时间,我们称之为:“在犹太开始传道时期”。这段时期,圣经主要记载三件事。

  • 洁净圣殿(约2:13-22)

主耶稣在传道期间洁净圣殿次数是一次还是两次,历来观点不一,太、可、路三卷书的记载是同一次,都是主耶稣最后一次上耶路撒冷过逾越节时发生的;但约翰福音中记载的内容与其他几卷书有明显的不同,无论从内容上还是时间上,约翰福音里的洁净圣殿发生在主耶稣出来传道的早期。主耶稣12岁时即表现出以圣殿为“父的家”的态度,所以看见圣殿成为罪恶场所,义愤填雍。

圣殿的外殿里每年逾越节期间都会充斥了很多贩卖牛羊鸽子的人,因为犹太人分散在各地,带祭牲长途跋涉不太方便,有的人在耶路撒冷城内买牲口献祭,但在经过核验是否合格的时候往往会受到祭司的刁难和挑剔,只能在圣殿里买高价的牛羊鸽子。形成一条利益链。此外,犹太人纳圣殿税必须要用犹太钱币,所以也需要兑换银币。祭司们以此作为盈利的途径。因而耶稣痛斥这种做法。在约2的记载中,主推倒兑换银钱之人的桌子,赶出了贩卖牛羊鸽子的人,被人质问:你既作这事,还显什么神迹给我们看呢?主说:“你们拆毁这殿,我三日内要重建起来。”这是约翰独家的记载,耶稣时代的圣殿是公元前19年希律王下令重建的,已建造了46年,公元64年才完工。公元70年被罗马军队拆毁,从建成到被毁,只有6年。主耶稣所说的是以自己的身体为殿。

  • 与尼哥底母谈重生(约3:1-21)

尼哥底母是犹太公会(由71位犹太长老组成的立法议会和最高法庭)的成员,在犹太人中德高望重,他看见并听见耶稣的事,仰慕主,但碍于身份夜间到约翰家中求见耶稣,主就借机和他谈论关于重生的事。主说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进神的国。又表达,重生不是肉体的,是灵性的,非外在的,乃是内在的。重生犹如风吹,不知道从何处吹来,吹向何处,但我们能感觉到风的效果。重生也是这样,神的能力使人获得新生的经验,旁人也能感受到他的变化。尼哥底母是主耶稣暗地里的跟随者,可喜的是在耶稣死后,他勇敢站出来,膏抹耶稣的身体。

  • 与撒玛利亚妇人谈道(约4:1-42)

耶稣离开犹太去加利利,途径撒玛利亚,一般犹太人因为与撒玛利亚人之间的嫌隙(公元前722年亚述帝国攻占了北国以色列的都城撒玛利亚,大批以色列人被虏到亚述,还留有一部分余民,他们与迁徙过来的巴比伦等外族人通婚,故被犹太人是视为不洁。并且犹太人曾经摧毁了撒玛利亚人在基利心山上建立的圣殿,两族仇恨越积越深。),每每去北方的加利利都会选择绕道。可见主耶稣此次经过撒玛利亚不是偶然,他来到撒玛利亚的叙加,坐在城外的雅各井边,耶稣口渴就和前来打水的妇女要水喝。并借此和妇人讲“活水”的道理。主告诉妇人,神是活水的泉源,自己是活水的渠道,要认识主并诚心求就能得着。但妇人不明白,她始终在考虑肉体需要的水。主见她不明白就指出她有五个丈夫的隐私,主并非哪壶不开提哪壶,而是要让她认识自己,只有充分认识自己,这样才会渴慕救恩。妇人不愿谈自己痛处,转移话题到敬拜,主耶稣告诉她真实的敬拜是用心灵和诚实。并且告诉她自己就是要来的弥赛亚。妇人相信了主,并到城中为主作见证。撒玛利亚人很多人因这见证又因亲自听了主的教训就认识了主。

讨论题:

1、基督徒的属灵食物有哪些?

2、基督徒必须受洗吗?为什么?

 参考书目:

孙彦理《耶稣的一生》

钟志邦《天道圣经注释——约翰福音》

丁道尔《新约圣经注释——约翰福音》

苏州市基督教圣约翰堂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2009612号-1

苏公网安备 32050802011519号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