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先知约拿的服侍
经文:拿1:1-3,3:1-5,4:1-4
约拿书在先知书中独树一帜,它的叙事性比较强,先知主动的预言和警世的教训相对较少;先知约拿也是旧约先知中颇为特别的一位,别的先知都是苦口婆心的劝导罪人悔改,而在该卷书中,约拿先知本人却成为了被神劝导归正的对象。约拿生活在公元前8世纪中晚期,即距今2800年前的北国以色列地区。他在北国以色列王耶罗波安二世执政期间开始侍奉神。今天我们一起从约拿的服侍中学习属灵的功课。
一、随个人的好恶
约拿先知服侍的那个年代,以色列人正遭受北方强国亚述的欺压。那时强盛了近100年的亚述帝国由于经济衰落、对外战争失败和统治阶级的内讧,进入了危机时期,开始显出颓败的苗头。而以色列人在国王耶罗波安二世的领导下也稍微喘了口气,出现了短暂的复兴,甚至开疆拓土,收复了部分之前沦丧的国土,但总体来说,亚述对以色列的威胁并未解除。以色列人对亚述帝国在扩张中展现出的强暴和残忍仍旧历历在目,不寒而栗,所以他们对亚述既怕且恨,以色列人称亚述帝国的国都尼尼微是“血腥的狮穴”。
尼尼微人罪恶极大,亚述军队在古代近东恶名昭著、声名狼藉,他们在攻城略地的过程中,烧杀抢掠,残忍的对待战俘,强暴的行为升达于神,但顾念人的神仍愿给罪人悔改的机会,他差派约拿去尼尼微警戒城中的人,期待他们迷途知返,悬崖勒马,转离所行的恶道。接到神命令的先知约拿非常抗拒。同情弱者是很容易做到的,同情强者很难,同情强势的仇敌难上加难,从人性的角度看,约拿的负面情绪似乎在情理之中,罪恶滔天的尼尼微人难道不该受到报应吗?但约拿是神的先知,肩负著传递神信息的责任,我们在服侍中必须以神的心为心,服侍者的视角和行动不能拘泥于自己个人的好恶(不单是服侍者,保罗教导基督徒都要以基督的心为心,以他的眼看世界,因为每个基督徒都是有祭司的职分,从本质上说都是服侍者)。从经文的描述来看,约拿对于神的属性和作为有非常清晰的认知。他知道神有恩典、有怜悯,不轻易发怒,且有丰盛的慈爱,神会因着罪人懊悔的行为动容,不降所说的灾祸。约拿察觉到了神对尼尼微人存着怜悯,因为“警告”即是对尼尼微人的提醒,“40日”就是一个等待期,在这个等待期中,仇敌尼尼微人仍有机会避开即将到来的审判,哪怕这个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如此残暴强势的一个民族怎么会因为一个不相干的人一句毫无根据的话说改变就改变呢?但即便如此,先知也不愿让这百分之零点零零一的可能性发生。
约拿拒绝执行任务,他果断选择躲避神。尼尼微在以色列的东北部,但约拿却从海港约帕坐船想逃到他施,他施在现在的西班牙地区,位于以色列的西北部,从约帕到他施,中间隔着一个地中海(见地图),在古人的概念中,那里差不多算天涯海角,是大地的尽头,相当于现在的地极了。约拿知道神创造沧海旱地,却又用这样的方式逃避神,我们只能说他确实是被仇恨冲昏了头脑。常言利令智昏,在利益面前人会失去理智,被仇恨包围的人也是如此,行事往往不计后果,害人害己。约拿就是个例子,他的逃避行为让自己以及和他同船的人险些丧命。
今天,我们的服侍是不是在随从自己的好恶呢?一般来说,自己所喜欢的往往是自己的恩赐所在,是自己的强项,善用自己的特长去服侍固然是好的,但服侍者还要具备一个心志,神有时也会因为事工的需要差派我们在自己不擅长或不太感兴趣的领域服侍。这是挑战,但如果我们勇敢的去做,突破自己的局限,在有缺乏的地方服侍,这样的服侍更加美好。(例:略)摩9:11“到那日,我必建立大卫倒塌的帐幕,堵住其中的破口。把那破坏的建立起来,重新修造,像古时一样……”。没有一个教会是完全的,是没有短板的,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缺乏,不足,这些短板、缺乏、不足、破口都需要人来补足。我们是否愿意做那个堵住破口的人呢?约拿有全备的属灵知识,却不能体贴神的心,神的心是惟愿万人得救,不愿一人沉沦;神的心是不喜悦恶人死亡,乃喜悦恶人转离所行的恶道。约拿只看到尼尼微城中作恶多端的罪人,神却看到城中也有十二万不分左右手的无辜孩童。今天神仍旧在寻找体贴他心意的人与自己同工,我们预备好了吗?我们是否愿意为神所差,在有缺乏的地方、在神所关注的地方服侍呢?
二、有限度的服从
企图逃避神的约拿最终没能到达他施,他所乘的船在海上遇到大风,风高浪急,船上的人没有办法,船员们相信这场无缘无故的大风一定是来自某位神明的惩罚,于是采用掣签的方法,签在怀中,定事的由耶和华。神在其中运筹,不偏不倚就掣出了约拿,约拿很诚恳,他如实交代大风是因自己违背创造沧海旱地的耶和华神的命令而起,并要求同船的人把自己扔进海中以止息风浪。船员们经过一番努力,还是不能以为自己必死无疑之际,神安排了大鱼吞下约拿,保全了他的性命,刚才所读的启应经文正是约拿在鱼腹中的祈祷。大鱼载着约拿游了三天三夜后,将先知放在了岸上。劫后余生的先知这次听从了神的命令来到了尼尼微,又宣告神给该城居民的悔改时间——40天。从经文可以看出约拿虽然照神说的做了,但并非心甘情愿,他在鱼腹中的祷告并没有显出他对自己之前的行为有任何悔意,祷告中他只是承认神的慈爱和拯救的大能,表达了他对神的敬畏。他在尼尼微城确实照神的吩咐传递了信息,但他只宣告了审判,却未告知尼尼微人获救的办法,这不是完整的信息。对照其他先知,哪位不是呼天抢地的期待自己的听众弃恶从善,耶利米多次为生活在罪中的同胞流泪祷告。
13:17 “你们若不听这话,我必因你们的骄傲,在暗地哭泣,我眼必痛哭流泪,因为耶和华的群众被掳去了。”
9:1 “但愿我的头为水,我的眼为泪的泉源,我好为我百姓中被杀的人昼夜哭泣。”
以赛亚先知为了劝告君王,不惜以身殉道。以西结为了引导罪人悔改,放弃了自己正常人的生活……,但反观约拿,他的信息是冰冷的,没有丝毫的爱和怜悯,在尼尼微城中,他就像鸣的锣响的,也许他的声音是振聋发聩的,但却不带有丝毫的热情。他对神顺服也是片面的,书中特别强调尼尼微是大城,走遍全城需要三日的时间,但约拿只奔走了一天,就结束了,不是他跑得快,而是他没有跑遍全城,就草草了事。据史料记载,大约在约拿宣告审判之前,亚述接连发生自然灾害,分别在公元前765、759年发生了瘟疫,公元前763年发生了日全食。这些事件在亚述国内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这些接二连三的事件已经预备了尼尼微人的心,所以他们在听到约拿的宣告时才马上谦卑下来,全城悔改。在尼尼微城的人悔改这件事上,连自然界中的一切都在听神调度,但神的仆人,却不肯完全顺服神的指引。顺服,圣经原文意思是:忍受、放弃自己的坚持。顺服是基督教信仰中很重要的课题,主耶稣也亲自立下顺服的榜样,他虽贵为神子,却甘心顺服,以致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撒母耳记上15章中记载扫罗领受神的命令与亚玛力人征战,旗开得胜后,没有按照耶和华神的吩咐,灭尽城中所有的,乃是将肥美的牛羊作为战利品留存了下来,只将瘦弱的灭绝了,也没有遵照吩咐杀死亚玛力王,反而热情款待,称兄道弟。显然,扫罗这么做的原因是出于自己的私心。事发后,扫罗声称自己已经全部遵守了神的命令,面对撒母耳的质问,他不敢承担责任,却将责任全部推给了百姓:“因为他们(指百姓)爱惜上好的牛羊,要献于耶和华你的神”,以献祭为借口,用冠冕堂皇的理由遮盖内里的私欲。扫罗有选择性的顺服被撒母耳直接认定为悖逆,在面对上面的权柄时,人常常阳奉阴违,当从上而来的命令触及自身的利益时,人往往会有选择性的顺服,雅2:10“因为凡遵守全律法的,只在一条上跌倒,他就是犯了众条。”有限度的顺服神,其实是另一种形式的不顺服。
不顺服源于人内心的骄傲,无论是扫罗还是约拿,他们都认为神的决定不够完美或者根本是错误的,扫罗认为肥壮的牛羊都销毁太可惜,不明智。约拿认为尼尼微城的人不值得可怜,除灭更好。扫罗最终被神所弃,耶和华神说:立扫罗为王,我后悔了。这是多么可悲可叹又充满无奈的判语,撒母耳明确指出:悖逆的罪与行邪术的罪相等同。扫罗的结局作为所有神仆人的前车之鉴。好在约拿不是出于个人的私心,更多是民族主义在作怪,所以神顾念他的软弱,多次引导,更新他错误的观念。今天我们在神面前的顺服是否彻底呢?
三、软弱不忘寻求
约拿虽然因着狭隘的民族主义做了违背神命令的事,但他并非一无是处,他虽然软弱,但在软弱中却愿意仰望神,寻求神。不灰心,也不自暴自弃。
约拿祷告说:拿2:4 ‘我从你眼前虽被驱逐,我仍要仰望你的圣殿。’
约拿知道海中那场足以致命的风浪是因他而起,他知道自己的任性会招来神的管教,但在管教中他不抱怨,不灰心。这点对于神的儿女非常重要。人谁无过?基督徒也不能例外,但撒旦却常在我们软弱跌倒时攻击我们的心,让我们误以为自己太糟糕,以致于神不会再接纳我们。加略人犹大在认识到自己的罪之后,他没有转而寻求神,殊不知主耶稣已经在十字架上为一切迫害他的人祷告:“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做得,他们不晓得。”
犹大最终选择了自杀。灰心和自暴自弃是撒旦的伎俩,使徒保罗说:
罗马书
8:33 谁能控告 神所拣选的人呢?有 神称他们为义了
8:34 谁能定他们的罪呢?有基督耶稣已经死了,而且从死里复活,现今在神的右边,也替我们祈求。
8:35 谁能使我们与基督的爱隔绝呢?难道是患难吗?是困苦吗?是逼迫吗?是饥饿吗?是赤身露体吗?是危险吗?是刀剑吗?
……
8:37 然而,靠着爱我们的主,在这一切的事上已经得胜有余了。
8:38 因为我深信无论是死、是生,是天使、是掌权的,是有能的,是现在的事、是将来的事,
8:39 是高处的、是低处的,是别的受造之物,都不能叫我们与神的爱隔绝;这爱是在我们的主基督耶稣里的。
弟兄姐妹,约拿书不只是一个于关以色列人和外邦人之间的民族恩怨的故事,而是有关神如何回应那些被人认为不可能认罪悔改,不配被神接纳的人,但至终他们却因真心的悔改获得神的拯救。神愿意贴近每一个心有悔意并定意寻求他的人,让我们靠着主,也彼此勉励,在当下及未来都能对撒旦的灰心攻击说“不”。
讨论题:
1、约拿身上有你的“影子”吗?
2、从约拿和神的互动中你学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