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章|人的等待与神的看顾

题目:人的等待与神的看顾

「经文:创16:1-16」

刚才所读的经文中记述的故事发生在距今约4000年前的中东地区,那时以色列的先祖亚伯兰已经85岁,却依旧没有子嗣。而彼时,离当年神呼召亚伯兰,要他离开本地本族,并承诺要使他成为大国这件事也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年。在这十年间,原本可能会继承亚伯兰产业的侄儿罗得离他而去,曾经被亚伯兰作为接班人来培养的对象——家生奴仆大马士革人以利以谢也一度被神否定,眼看自己和妻子撒莱已经垂垂老矣,而神所应许的国度和后嗣至今遥不可及。亚伯兰家业很大,在当地迦南人眼中尊贵如同王子,他急切需要一位继承人来承继自己的产业和神赐下的应许。

怎么办呢?整章经文围绕这个难题展开,下面我们一起来看。

一、撒莱献使女

撒莱不能生育,于是出谋划策把自己的使女夏甲献给丈夫亚伯兰做妾生子,这种做法在当时是被社会认可的,甚至是流行的。夏甲虽有妾的名分,但按传统,将来生的孩子要归在主母的名下,不属于她。我们可能会诧异,亚伯兰如此敬畏神,为什么会被撒莱说服,去作这件事呢?是在病急乱投医吗?是因为没有足够的耐心去等候神吗?实际上,创世记15:4里神和亚伯兰说过“你本身所生的才成为你的后嗣。”所以从亚伯兰的角度看,从夏甲得子,似乎和神所说的原则并不违背。既不违背神的话,又符合当时的风俗,于是事就这样成了。夏甲也如愿怀孕,并且诞下一子,就是以实玛利,以实玛利成为后来阿拉伯人的祖先。

我们常常把亚伯兰纳妾、以实玛利的出生,看作亚伯兰人生中的败笔。因为以实玛利不仅不是神计划中的继承人,反而和真实的继承者之间产生了实际的竞争关系。这种不善的关系在夏甲孕育胎儿的时候就初现苗头,亚伯兰的家因为夏甲的怀孕失去了和谐,充满猜疑、嫉妒和仇恨。那如果亚伯兰夫妻通过夏甲得子的做法完全没有意义,那么接下来就会得出两个结论,结论1、以实玛利的存在就是一个错误,进而得出另一个结论:“他就不该出现”或“他就不该存在”。这种论调往大了说,会导致种族主义,有的人对自己的民族有天生的优越感,鄙视其他民族。往小了说,结合现代个人的生活,有多少未婚先孕、意外怀孕的情侣或夫妻为什么会去打胎,为什么会亲手把自己的孩子丢掉。因为他们觉得孩子不该在这个时候来到世界的,他/她的到来就是个错误……;结论2、就是亚伯兰夫妻在等候神的过程中不应该有任何不恰当的尝试,你就该乖乖的等着嘛。应用到我们个人信仰生活中,我们会产生一个疑问,那就是:我们等候神,在等候的过程中是不是什么都不要作,什么都不可以作?

但当我们去认真看圣经的时候,会发现,神自始至终并没有对亚伯兰的一系列决定作出或对或错的定论。从纳夏甲为妾到以实玛利长到13岁,长达14年的时间里,神从来没有告诉过亚伯兰,以实玛利其实不是圣约所应许的继承人。换句话说,这十几年,亚伯兰一直以为他们夫妻的所有努力都是在跨越圣约成就路上的无子嗣的障碍。在亚伯兰99岁时,神才告诉他,你和撒莱要生一个儿子,这个儿子才是圣约的继承人,而不是以实玛利。那么,亚伯拉罕的这13年心血是不是都白费了呢?显然不是。万事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基督徒成圣的路并不是一条直路,这条路的左右两边也会有一些小路,这些小路是走不通的,我们可以把成圣的路想象成一个迷宫格。一个人能一直走在正路上当然是好,但只要我们在这个格内,哪怕误入小路也不要灰心失望,只要出发点正确,并且锁定正确的目的地,这些小路不是无意义的,这个“迷宫格”里的死胡同,也是神训练我们的场地。神容许我们在格内不断的做积极正面的探索,为要造就我们成为他合用的器皿。

亚伯兰自以为是在解决问题,却不知道他们的解决方案恰恰成了另一个障碍,最后神不得不由神来处理。但这并不表示他们的探索完全没有意义徒劳无功。亚伯兰正是在这一个又一个死胡同的经验中,成为亚伯拉罕。

在这条信仰的路上,我们要依靠神,留心神给的信号,及时调整步伐跟随主,那么我们所经历的,哪怕是失败的经验都不会被浪费。我们往往急切想去做成一件事,不想走弯路,想排除掉一切影响这件事立刻成功的任何障碍。却忘了,神更看重的是:他要借着做这件事的整个过程,把我们雕琢成一个什么样的人。人在意的是做成什么事,神在意的是你会成为什么人。正如亚伯拉罕,他要作“万国的父”,这是神拣选他和他的后裔最终要达成的目标,但在这之前,神要把他训练成“信心之父”。

二、亚伯兰推责

圣经记载夏甲是个埃及人,能够在亚伯兰这样的大家族中做主母的贴身使女,说明夏甲多半聪明伶俐、乖顺可人,深得撒莱信任。在那样一个奴隶制社会中,夏甲没有太多的选择权,只能被动的接受安排。她未来的光景可以预期。她和亚伯拉罕的故事并不是灰姑娘与王子的故事,在主母眼中,其本质只是一名跨阶层的代孕妈妈。然而夏甲并没有看到这一点,她没有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她藐视主母,撒莱向丈夫提出控诉。这时,作为敬畏神的一家之主亚伯拉罕的态度似乎显得缺乏责任心,他没有站出来主动协调妻妾争斗,可能他觉得撒拉为了绵延子嗣已经做出了牺牲,和别人分享自己的丈夫。她把处置夏甲的权利交给了撒莱。这里,我们也看到人性的软弱,圣经中的古圣先贤们都不是伟人,都是不断被神更新和改变的普通人,圣经也从没有试图把这些信心勇士加以神化,没有对他们的过犯软弱遮遮掩掩,而是如实记载了他们的功过是非,甚至没有加上人为的评论,这些圣经人物作为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活在神和人的面前,生命不断被神塑造雕琢,持续升华,直至蜕变。而事实上,真正的伟人并不是从来都不犯错的人,而是那些犯了错之后,勇于承担责任和愿意彻底改变的人。他们的经历也再次验证了那句话“每个圣人都可能有不可告人的过去,每个罪人都可以有纯洁无暇的未来。”

亚伯拉罕为人大度、杀敌勇猛、敬畏耶和华,却不能妥善处理家庭矛盾;撒母耳在以色列境内掀起了信仰复兴浪潮,带领全民族的同胞重新认识敬拜耶和华,却无力管教好自己儿子;以利亚独自战胜了450个巴力先知,却无法应对耶洗别的一道追杀令;摩西为人极其谦和却在众人的喧闹声中,说话急躁、怒击磐石,违背了神的嘱托……,人都有弱点,正因为如此,我们都需要被神陶造,正因为这样,在我们的信仰中,从来不提倡追随人,而要时刻定睛仰望神,弟兄姐妹,今天你是否还是信仰追星族中的一员?热衷追随或者迷信某某某大布道家,某某某属灵领袖?如果有当及时反省,调整自己的焦点,重新对焦于神。

三、夏甲遇见神

有了亚伯兰的许可,撒莱展开了报复的行动,不堪忍受的夏甲绝望出逃,根据圣经中记载她半路遇见天使的地点可以推测,她正在沿着商旅的路线走,想回到自己的故土埃及,此时的夏甲是个孕妇,孤立无援,在荒无人烟的旷野,路上的艰难危险可想而知。好在神的使者在旷野向夏甲显现,赐下应许,并告诉她何去何从。

约翰福音记载主耶稣道成肉身后行的第一个神迹是变水为酒,以此昭示主来到人间的使命就是要

化腐朽为神奇,使短暂成永恒,让哀愁变喜乐,补足人的失败带来的缺憾。事实也证明,历世历代以来数不清的生命因与神相遇不再一样,他们中间有我们熟知的耶利哥城妓女喇合,摩押籍寡妇路得等等,同样这一位在逆境中与神相遇的埃及奴隶她的生命也因为遇见神,不再一样。

的确,与主母撒拉相比,夏甲拥有的确实不多,没有尊贵的出身,没有幸福的婚姻,没有出众的

外貌,但她却单独与神相遇的经历。夏甲成为圣经中为数不多亲自经历神使者显现的人,

神的使者让她重新回到主母那里,伏在主母的权柄之下;夏甲听从吩咐,放下屈辱自尊,调转脚步回到了主母那里,如果说轻视撒拉是对主母权威的挑战,那么奴隶逃亡就是对主人公开的背叛,所以夏甲这次回去是承担着被追责的风险的,她可能会因为逃亡付出比之前更重的代价,但夏甲顺从了神的命令勇敢的去面对问题,放下了逃避的态度。今天我们能勇敢的背起我们的十字架,不逃避,不埋怨吗?如果我们有这样的勇气,在圣经中主已应许说:你配做我的门徒。夏甲给自己初次与神相遇的井取名“庇耳拉海莱”,意思就是“那看顾我的永活神之井”,夏甲在困境中认识了神,并且清楚看到神的属性,对他产生真实信靠和顺服的心,因为信心才能带出行动,这点难能可贵,这些都是主母撒拉未曾有过的。神是愿意看顾弱者的神,在圣经中多次提到耶和华神与困顿人之间的关系。

诗68:5-6 “神在他的圣所作孤儿的父,作寡妇的伸冤者。神叫孤独的有家,使被囚的出来享福。惟有悖逆的住在干燥之地。”

诗113:5-8 “谁像耶和华我们的神呢?他坐在至高之处,自己谦卑、观看天上地下的事。他从灰尘里抬举贫寒人,从粪堆中提拔穷乏人。使他们与王子同坐,就是与本国的王子同坐。”

诗146:8-9a “他为受屈的伸冤,赐食物与饥饿的。耶和华释放被囚的。耶和华开了瞎子的眼睛,耶和华扶起被压下的人,耶和华喜爱义人,耶和华保护寄居的,扶持孤儿和寡妇。”

    神的带领,何等奇妙!神的介入,扭转了圣约成就路上的危机。弥补了由于人性软弱带来的一切破口。 最后,求主帮助我们在等待中,留心神的记号;在困境中领会神的美意;顺服在神的引领中,这样必能走出人生的窘境,活出不再一样的生命。

思考题

1、请分享一个自己等候神的经历。

2、夏甲的经历给了你怎样的启发?

苏州市基督教圣约翰堂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2009612号-1

苏公网安备 32050802011519号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