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速跟随主,为得人之渔夫
经文:可1:16-20
你们渴望得着自由吗?你们期待生命得到翻转吗?我也常在祷告中说:
「神啊,求你救我脱离黑暗的权势,
使我的石心变成肉心,翻转我的生命。」
几乎在每一个时代,人们总是期待着能有更好的生活和未来,也有人希望自己的命运能够发生改变,也有些人一生都在追求着所谓的自由。在马可福音1章16-20节的经文世界中,以色列人中间最常谈的话题,与他们国家的命运和前途有关。他们关心的是「上帝什么时候来统管全地呢?弥赛亚什么时候来释放我们得自由呢?」在这个情况下,耶稣宣讲日期满了,神的国近了。这不仅承接施洗约翰传讲的悔改信息,也提纲挈领地展示了耶稣事工的核心焦点:耶稣呼召人舍弃一切跟从祂,叫他们得人如得鱼。换句话说,就是要门徒:宜速跟从主,为得人之渔夫。这是我要分享的主题,意思是我们务必要立刻跟从主,成为得人的渔夫。
当我们读经文的时候,往往会对一个词、一句话或者一个表达方式产生一点疑惑,而这些疑惑常常会给我们一些特别的信息。对比其他的福音书有关耶稣呼召门徒的记载,马可所描述的故事发展的很突然,请大家听我诵读这段经文——马可福音1:16-20:
16耶稣沿着加利利的海边走,看见西门和西门的弟弟安得烈在海上撒网;他们本是打鱼的。
17耶稣对他们说:“来跟从我,我要叫你们得人如得鱼一样。”
18他们立刻舍了网,跟从他。
19耶稣稍往前走,又见西庇太的儿子雅各和他弟弟约翰在船上补网。
20耶稣随即呼召他们,他们就把父亲西庇太和雇工留在船上,跟从了耶稣。
实际上,这段经文基本可以浓缩为:
耶稣出现、呼召;
门徒出现、回应。
呼召和回应之间也没有思考和预备的空间。这绝对不是西门彼得、安德烈、雅各和约翰没有经过思考。实际上,约翰福音中安德烈曾经是施洗约翰的门徒,安德烈因为施洗约翰的提示而跟从主,然后他找自己的兄弟西门彼得(约1:35-42)一起跟从了耶稣。而路加福音中西门彼得是因为经历「一网多鱼」的神迹才回应耶稣(路5:1-11)。
而马可如此简洁的表达是为了强调耶稣的主权和行动,以及门徒的回应。因此,我也对经文所启示的每一个信息也作出回应。
- 耶稣带着权柄主动发出呼召,因此,我要预备自己积极回应。
首先,回忆耶稣受洗时从天上发出声音说「你是我的爱子,我喜爱你」(可1:11)这声音宣告:在永恒里,圣父圣子之间就存在着奇妙、不可言喻的爱。「父爱子,已将万有交在他手里」(约3:35)。这声音也宣告圣父充分并且完全地认可耶稣来寻找和拯救失丧之人的使命。马可福音开始告诉我们:耶稣在天父的保护下,胜过了魔鬼的试探,在旷野与野兽同处而安然无恙。因此,祂带着得胜的荣耀,蛮有权柄地来到加利利这个因不洁净而被看不起的地方(太4:15,约1:46),重建神国的子民。
约翰在加利利被希律安提帕王抓捕入狱,在这样的政权统治下,这显然是个极其不公义的地方。作为上帝的儿子,耶稣选择在软弱有需要的人群中传讲神国的福音。祂要将神的国在祂自己的身上完全显明出来,任何世界权柄和环境都不能阻碍祂的事工。因为上帝成为世界的统管者,世界的权势必然会被颠覆,这不是说上帝要撤换某个实体的政权,而是要强调回转向神的那颗圣洁的心。上帝在末后对人类的救赎工作,在基督里已经来到。不过,当时的门徒并不明白耶稣真正神性的神子身份(可4:41)。反而是撒旦和污鬼知道祂是上帝的儿子(可1:12-13、34,5:7)。门徒是在日后跟随耶稣的过程中,才逐渐似懂非懂地明白祂的身份。但今天的我们应该非常清楚地知道耶稣的身份,因为祂救赎的事工已经完整地启示给了我们。除此之外,当耶稣说「来跟从我」,这是个命令的语气,这是带有权柄和要求的呼召。
当耶稣的呼召临到我们的时候,我们的决定反映了我们和神之间的关系,也反映我们是否真正认识耶稣是谁。我们要明白耶稣不是在海边悠闲地散着步,随随便便地呼召,而是带着权柄发出呼召。所以人必须把握机会,义无反顾地跟随祂。而耶稣主动进入和呼召,更是说明了神的介入。
另外, 在这段经文中,耶稣「看见」,耶稣「说」,耶稣「要叫」他们得人如得鱼,耶稣「又见」,耶稣「呼召」。这些主要动词都是从耶稣发出的。耶稣的呼召方式在公元1世纪的犹太社会,是非常颠覆性的。在传统上,通常是学生选择老师,主动性在于学生。而耶稣呼召的行动不仅是主动的,还是命令的;耶稣不跟随古人的遗传,祂要门徒跟随祂的权柄和教导–因为他比拉比和先知都要大得多,祂是神子(1:1、11),是弥赛亚(1:1-3)。耶稣呼召人跟从祂,使用的是命令的语气,而有意思的是「跟从」出现在18节——西门彼得和安德烈跟从了耶稣,从原文看这个「跟从」是过去式,意思是已经发生的事。这说明:耶稣呼召一发出,彼得和安德烈就顺服了耶稣的要求,就已经跟随了他(可1:18)。这告诉我们,耶稣的呼召和人的跟从密切相关:也就是说,耶稣呼召和门徒立刻回应几乎是同时发生的,这是双向奔赴的行动。因此,当耶稣带着权柄主动向我们发出呼召。我们要预备自己,积极地立刻作出回应。这样的知行合一,才能证明我们真正认识耶稣基督是谁。在我们一次次宣信使徒信经「我信我主耶稣基督,上帝的独生子」的时候,我们不一定真的认识祂。因为虽然我们口里说我们认识耶稣,我们相信祂是神子,但是当耶稣发出呼召,我们置之不理甚至逃避的时候,我们敢说真的认识祂吗?
回应耶稣的呼召,跟从耶稣,不仅证明我们认识祂,这也带了一个结果,就是耶稣使他们从打渔的渔夫转变成为得人的渔夫,虽然同是渔夫的称谓,但是他们的工作和人生方向已经彻底转变了。
- 跟从耶稣带来生命的转变,因此,我应当放下一切,经历生命的翻转。
真正的门徒并不是三心二意甚至拒绝跟随祂的人;也不是只有头脑上的跟随。还要有生命上和属灵上的跟随,要参与在耶稣把人从罪中转回到上帝的事工当中,并且要帮助人相信耶稣就是「上帝统管到来的主」(可1:15,1:1-3)。在我们当中也许有人会说:我想要为主传福音,但是我的能力有限,我没有文化,圣经都讲不明白;我没有时间,我得工作和照顾家庭;我不敢告诉我的家人我信主,我不好意思让同事知道我信主;我传福音给人,他们不会信的,等等。我们常常为信仰做很多的装饰。我们不仅为自己和上帝的呼召之间筑起了一堵高高的墙,也因为我们自己的高墙,使得不信主的人一看到我们的高墙,就感到软弱与不自在。这堵高墙就阻拦在人与单纯的福音之间。然而,我们主所喜欢的,是纯碎地单单顺服神的人。
耶稣所呼召的门徒就是单纯顺服的人,他们原是渔夫。这和我们所理解的渔夫并不相同,加利利的渔产其实很丰富(参《犹史》3.516-21),渔夫所打的鱼,不仅供应当地人的需要,还输出到埃及和叙利亚各地。虽然说渔夫不是有钱有势的上等社会人,但起码是社会中下层的小康人家,因此西门彼得、安德烈、雅阁和约翰不是寒酸贫穷的人。其次,耶稣呼召门徒,不是在他们无路可走的时候,不是在他们敬拜亲近上帝的时候,也不是在他们对耶稣有很深认识的时候——而是在他们正在撒网或补网的时候,也就是在他们仍为生活忙碌工作的时候,耶稣就「迅速」「立刻」(可1:20)来到他们面前,呼召这些平凡百姓,他们就立刻跟从主。在整本圣经中,我们也能看到上帝使用的人,常是软弱和无权能的,只因他们单单顺服上帝的呼召,以至为上帝的国赢得极大的胜利。他们从小小的渔夫成为得人灵魂的渔夫,从此,他们的新任务就变为——亲自进去人群中,把福音的网撒遍全世界。
我们要留意:门徒生命转变并不是靠着他们自己,耶稣说「我将要叫你们得人如得鱼」,「我将要叫」表示耶稣会帮助这些跟随祂的人成为得人的渔夫,特别是「成为」这个词是过去式,意思是在耶稣的帮助下,成为得人的渔夫是必然成就的事。所以,弟兄姐妹,当你为传福音而忧愁的时候,只要跟从耶稣。跟从祂就越像祂,越像祂就能为祂得人,只要跟从祂,其余的事祂自会负责。虽然有时候,我们也会像门徒那样,在跟随耶稣的路上,跌跌撞撞,不明白(可6:52,9:10、32),害怕(可4:41,6:50),愚顽(可6:52,8:17),甚至否认(可14:68、70、71),然而耶稣终究要帮助那些真正愿意跟随祂的人,成为得人的渔夫。这不是要所有人都成为牧师,不是要我们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在属灵的工作上要跟随耶稣宣讲「悔改,信福音」。这是从创世以来不断传讲的那篇古旧讲道,从诺亚一直到今天,所传讲的内容始终一样——当悔改相信。
如果我们思想人的本性,就不会对这个宣讲感到惊奇。所有人按照本性生来都是在罪中,所有人若要见上帝的国,都需要悔改、归正和重生。而所有已经悔改的人,需要天天激发自己有更深的悔改。已经相信的人,需要不断接受劝勉,追求加增的信心。我们可以时常问自己:对于悔改和相信,我们认识多少?我们是否感受到罪并把它弃绝了呢?如果我们做不到这些,生命就不能翻转。耶稣的拣选提醒我们:没有学问、财富、健康或世上的权势,我们仍然可以进神的国。但如果我们在不悔改不相信中死去,我们就绝不能抵达天国。因为,耶稣所要求的跟随,是一种绝对的跟随,是一种完全舍己的跟随,舍弃一切甚至家人。但这不是让我们作六亲不认的人,而是更为彻底的、涉及到叛离上帝的全幅生命。更多的是人生方向和生命价值观的改变。耶稣也并不要求我们一定要离开自己的族群或群体,像门徒一样到新的地方。主耶稣要的是我们从此拥有全新的心态,这个心态就是「跟从祂」——以耶稣为生命的主,放下自己的意念,以祂为中心来重建我们整全的生命,活在上帝的国里。
我从一个非基督徒到平信徒再到神学生再到传道人,我的经历告诉我:生命能够翻转,不是一蹴而就的,上帝不会直接赐给我翻转后的生命。我必须要有行动,在不断的寻求中学会顺服,并且持续跟从祂。而生命的转变,不仅仅是自己从黑暗里看见光,还要效法耶稣进入人群服事,使更多人脱离黑暗看见光。
- 耶稣呼召人一起服事,因此我愿靠主力量,凭着信服事人群。
特蕾莎修女曾说「在我们当中,若然有些贫困的弟兄姐妹,死于饥饿,这并不是神没有关心他们,而是因为你和我都没有伸出援手,成为神的器皿,将爱带给他们。因为我们未能觉察基督以忧伤的装扮出现,身处于这些饥饿、孤寂、无家可归和四处寻觅栖身之所的人当中。」这句话触发我思想:我真的每天都关注身边的人的需要吗?我常常祷告说「求主使我在世上做光作盐」,我真的主动走进有需要的人群去做光吗?耶稣主动进入人群,活出福音,耶稣呼召门徒效法祂进入人群传扬福音,这都是十分迫切的。我有没有如此迫切的心呢?
在18节和20节使用「随即」、「立刻」这样的词,说明救赎的事工是迫切的。耶稣知道自己在三年以后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耶稣知道神国近了,意味着什么。于是,领人进入神国作为祂在世上事奉的整个目标,祂明知道自己的代价,却仍旧坚持到底。他亲自经历苦难,祂不会让我们独自去走十字架的道路,祂要我们跟在他的身后(跟从的原文意思是「在…后」)。一方面,跟在耶稣身后,从祂的言行和教导中随时受益(可4:34,10:10-15、26-31),成为得人的渔夫;另一方面,祂呼召门徒以团契的形式进入世界服事,跟在耶稣的后面,彼此扶持,得以对抗撒旦的敌对,胜过人的搅扰。而不是要他们离开社会进入旷野,也不是进入修道院,也不是独善其身的服事,更不只在课堂中聆听拉比的传讲。而是以耶稣为中心,和门徒生活在一起的服事,是主动进入失丧人群中,把人寻回的服事。因为得救不是个体性,而是群体性的。我们不能只顾自己的生命,我们要警醒,上帝在历史中宣告神国近了的时刻,同时也是上帝在倒数神国近了的重要时刻。
这值得我们思想今天的教会:舒适的环境、丰富的资源、周到的服侍、适切我们的崇拜、音乐、包装和设计,今日的教会用尽种种方式吸引人来。我不是完全否认这些努力和付出,我要强调的是,教会怎样培育信徒,使他们在各自岗位和位置上都能活出信仰,这才是根本的使命。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思考,我们来到教会,真正要寻求的是什么,我们离开教会,要带走的又是什么呢?
前不久,一位牧者跟我分享他在美国一些教会的看见,他说:「在崇拜结束之后,人们陆续离开,我在他们脸上看不到喜悦,反而觉得他们像是刚参加完一场丧礼。」还有一种教会,人只能到教会里才能感受福音,回到自己的生活中就满是忧愁和不平安。如果是这样,教会岂不是失去了信仰群体的生命本质了吗?同样的,我们的群体是什么样的呢?如果我们想要无论在教会还是在家中,或是在工作中,都能够活出信仰,满有平安。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放下一切立刻跟从耶稣。因为跟随祂,我们得生命的翻转;也因为跟在祂身后进入到人群当中服事,祂就使我们成为得人的渔夫,同得神国的荣耀。
最后,分享特蕾莎修女的一段话来帮助大家回应今天的经文,请大家自己默想:
「我不但要归主,而且要尊行——我要参与侍奉
我不但要信仰,而且要实践——我要身体力行
我不但要宽恕,而且要爱人——我要忘却得失
我不但要言传,而且要身教——我要感化众人
我不但要关怀,而且要实干——我要广施善行
我不但要施与,而且要效力——我要服事终生」
——特蕾莎修女
默想和反思:
- 耶稣今日要用你,但你最不能放下的是什么?
- 耶稣是生命的主,这对我们的为人处世,有什么重要的影响和提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