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兄姐妹平安:欢迎点击下方音频,聆听课程内容!
课程音频:
课程讲义:圣经综览(十)——《历代志》
一、历代志概述
- 作者:以斯拉;
- 年代: 约公元前450年;
- 大纲:本卷书分上下册,共(29+36)章。
历代志上纲要
1-9章 大卫的族谱
A 1章上 太古史谱系
B 1章下 先祖史谱系
C 2-9章 国家的谱系
10-29章 大卫的王朝
A 10章 过渡时期的王扫罗
B 11-29章 大卫作王
历代志下纲要
1-9章 所罗门王朝
(重点记述所罗门王国的辉煌事迹、耶和华的圣殿)
10-36章 犹大诸王史
A 10章 王朝分裂
B 11-36章 王朝衰落和灭亡
- 内容:
本卷书的作者以斯拉既是一位文士,更是一名祭司,那时他带领犹大百姓从归回,看到圣殿和祭祀荒芜颓败,很多人与异族通婚,随从敬拜偶像,甚至很多后代连本国的语言都忘记了。于是,他从祭司的角度写给被掳归回的犹大人国家的历史,因为以史为鉴可知得失。北国以色列的历史不在作者的关注之内,南北分国以后,他只追述了从罗波安到被掳到巴比伦的期间犹大君王的事迹,他想表达的是:神的救赎仍然系于大卫王朝与耶路撒冷的圣殿。他指出犹大的兴衰在于国君对圣殿和敬拜的态度。
在历代志上第10章中,作者省略了扫罗的生平,只记录了他的受辱死亡,并指出,扫罗的罪与罚,是因为他对神不忠诚,没遵守并求问神,因而丧命。这是整个历代志的神学观点。以色列人被掳被放逐,也是因为信仰的不忠诚。而挽回这种被放逐境况的根本和关键也在于转向神。代下7:14节是整卷书的钥节:“这称为我名下的子民,若是自卑、祷告、寻求我的面,转离他们的恶行,我必从天上垂听,赦免他们的罪,医治他们的地。”书中特别强调圣殿,圣殿代表神的同在,圣殿被重视,万事兴盛。大卫盼望建造圣殿虽然被拒,但仍旧苦心筹备建殿的各样材料。及至圣殿建好了,但却屡遭无道昏君的亵渎和轻视,以至最终被焚毁。
本卷书特别强调信仰与国家的关系,王治国的优劣,国家的兴衰完全取决于信仰的兴衰。列王记只用了一节经文来讲述希西家的宗教改革,而用三章的内容描述希西家的政绩,但历代志中,关于这段改革却用了三章篇幅,这样的安排就是要告诉读者,当大卫子孙关心神的殿,并真诚的敬拜神,神便使王国亨通。
列王记中没有记载玛拿西被捉拿、被掳至巴比伦、悔改和复兴等事迹,但历代志中都有记载,因为列王记作者想表达玛拿西的罪孽深重,而历代志想描述神对被掳子民的恩慈。玛拿西是导致百姓被掳至巴比伦的罪魁祸首尚且可以因转离罪恶而得着神的恩典,百姓们也会因为转向神而蒙恩。历代志以波斯王居鲁士的谕令作为结束,这道谕令标志着被掳时代的结束,居鲁士支持犹太人重修圣殿,这样的结尾绽放了希望的曙光。圣殿虽然仍是荒场,但神已经从天上垂听了医治这片土地,现在归回的百姓若效法大卫、所罗门、约沙法、希西家、约西亚对神的敬畏,将再次蒙神的祝福。而以斯拉归回后也一直致力于带领归回的犹大人恢复信仰生活,重建与神的关系。
二、历代志的重要主题
- 家谱
历代志用了很多的篇幅记载家谱,这些家谱从始祖亚当起,追述至大卫,在追述到被掳归回后,这些篇幅在现在的读者看来可能觉得冗长而没必要,但对当时那些被掳归回的以色列人来说却是十分重要的,藉着这些家谱,他们找到了被掳之前的民族身份。家谱展示了历代之间的延续关系,让那时的以色列人看到了神在被掳前给他们列祖的应许,也是给他们的。
- 祭司制度与敬拜
虽然历代志是以大卫王朝的君王为全书的架构,但敘述的主要內容和真正核心则在于以色列与耶和华的关系。历代志着力描述这种关系,是如何透过建立和保持那代表耶和华同在的建制而表明出来的,这些建制包括:约柜、耶路撒冷、圣殿、献祭制度、祭司利未人等,以及坐耶和华宝座的大卫后裔。只要这些建制运作顺利,以色列与耶和华的关停就保持良好,国家也会繁荣安定、国泰民安。
被掳标志着历史上的一个转折。本卷书的作者认为,以色列之所以被掳,就是
因为他们不肯谦卑地寻求耶和华,以及没有探取合宜的敬拜途径。因此,以色列
的宗教建制再一次成为关注的焦点。在维持与神之间的合宜关系这件事情上,利
未人的祭司制度与大卫王朝是相辅相成的。
讨论题:
请查阅《历代志上下》中的事迹,找出一处,分享你从其中的得着。
参考书目
《圣经综览》《旧约导论》《旧约透析》《证主圣经神学词典》《旧约圣经背景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