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综览》(九)——列王纪

弟兄姐妹平安:欢迎点击下方音频,聆听课程内容!

课程音频:

课程讲义:圣经综览(九)——《列王纪》

一、《列王纪》简介

目的:向被掳的人指出以色列国亡国的因由,作者以先知的眼光看以色列的存亡全在乎遵守先知所传神的律法。《列王纪上》着重以色列王国分裂的原因、过程及后果;《列王纪下》着重以色列王国衰亡的原因、过程及后果。

主旨:《列王纪上》以先知观点看以色列王国的兴盛与分裂;《列王纪下》先知观点下,以色列王国的衰亡。(在本书中,耶和华的先知们占重要的地位,他们代神发言,警告人民离弃偶像,要遵守神的命令。)

简介:在希伯来文圣经中,列王纪上下两卷原是一册。

《列王记上》 继续撒母耳记所记述以色列王国的历史约有118 年(1015-897B.C.),当时以色列王国因大卫建国及巩立王国后,国势日兴,但在所罗门王后,内部分裂成为南北两国,此后南国(犹大)由罗波安至约沙法诸王中(在列王纪上)敬畏与背叛神者参杂;而北国(以色列)由耶罗波安至亚哈谢(列王纪上)诸王尽皆背叛神,南北两国彼此之间大部分时候则互相仇恨、敌对、争战。总之,这部分历史约分为三部分:一,大卫的晚年,所罗门的登基继承王位;二,所罗门王朝的成就,及圣殿建造的经过,王国的国势和声誉达到顶峰。但所罗门晚年受异教妻子诱惑堕落,背逆神。三,国度分裂为南国(犹大)和北国(以色列),以及诸王的事迹。

《列王纪下》 接续上卷论以色列王国衰亡之因由。除前几章论以利沙先知及后几章论犹大王希西家倚靠耶和华及约西亚的改革历史外,其余多论两国腐败的经过,由浅入深,终至被亡与被掳的地步。北国以色列被亚述所灭及俘掳,南国犹大被掳于巴比伦。列王纪上王国分裂,到了列王纪下,王国不复存在。本书内容所包括的时间约有三百一十年 (896-586B.C. )。全卷可为两部分:一、自公元前九世纪南北两王国至722B.C.,北国首都撒玛利亚陷于亚达并北国终结时的历史。二、自北国沦亡的722B.C.至586B.C.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占领并焚烧南国首都耶路撒冷城,这段时期的犹大国历史。本书并以记述尼布甲尼撒王任命基大利作犹大省省长,以及犹大王约雅斤从巴比伦监狱被放出来结束。耶路撒冷被毀及犹大人民被掳放逐实为以色列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列王纪上下合参大纲:

  1. 联合王国(王上1-11章)

 A. 大卫王朝1章

 B. 所罗门王朝2-11章

        2. 分裂王国(王上12章-王下17章)

A. 南国(犹大)——由罗波安至亚哈斯(931-715B.C.)

B. 北国(以色列)——由耶罗波安至何细亚(亡国)(931-722B.C.)

        3. 剩存王国(王下18-25章)(南国)

A. 国亡前一一由希西家至约雅斤 18-24章(715— 598B.C.)

B. 国亡后——西底家至基大利25章(597–586B.C.)

二、列王纪的重要内容(选读经文)

  1. 建造及奉献圣殿(王上6:1-14,8:22-53)所罗门统治下最重要的便是建筑圣殿。这是他父亲大卫曾经渴望想做的。
  2. 所罗门辉煌的统治(王上10:1-29)所罗门的统治,在开始时有极大的荣耀,灿烂辉煌,从圣经中可以看到他的伟大及良善,也会看到他的软弱及过犯,且因没有顺从,所罗门的晚年远不如他少年时的光景。
  3. 国度分裂(王上12:1-33)像所罗门这样高升,享受如此繁荣及权力,亦有潜在的危机,所费极巨,以致赋税加重,百姓不堪负担,奢侈及拜偶像使他们道德衰落,国度行将分裂。
  4. 先知以利亚(王上17:1-18:46)受人敬佩的先知以利亚,他跟巴力的假先知们斗争的记述,以利亚代表审判、律法、严厉的先知。
  5. 以利亚及以利沙(王下2:1-22)以利沙继承以利亚的工作,他所行的也都是仁爱、慈悲的事,以利沙代表恩典、爱心、温柔的先知。
  6. (北国)以色列的被掳(王下17:7-23)
  7. (南国)犹大的被掳(王下25:1-21)

三、列王纪神学主题

列王纪的架构与士师记相当类似,当中论及国家和领袖兴衰转替的循环过程。

  1. 神的审判促使列王纪成书的其中一个直接原因,是作者想说明百姓为何被掳,以及传达一个观念,就是神在施行审判,我们可以从历史的发展看见神的心意。
  2. 圣殿和耶路撒冷 列王纪前部分的一个重要主题,是所罗门预备建造圣殿(王上五至八章)。在有圣殿之前,耶和华在何处显现,百姓就在何处敬拜祂,圣经的作者在描写神显现的时候,从来没有对神的超越性作任何妥协。然而,所罗门却采纳了圣殿乃神的居所的观念。因此,列王纪的作者从意识形态立场谴责异教的邱坛(王上11:7-8)、高冈(王上3:3-4,12:28-33),以及在但和伯特利所立的偶像(王上12:28-32)。由于他担心邱坛的增多最终会导致多神主义,所以他坚称敬拜神的唯一指定地方是耶路撒冷的圣殿,而非随处可见的邱坛(王下23章;参申12:10-14)。他指出耶路撒冷是神所拣选的圣地(王上10:13、32、36)。
  3. 预言和应验在王国时期,先知的事奉十分重要。先知的话被视作拥有与妥拉同等的权威(王下22:13-20);众先知亦不断援引妥拉。书中有无数根据耶和华的话所说的预言得到应验的例子(例如:王上8:20,12:15;王下23:16-18)。以色列的历史进程与预告审判的话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预言决定了历史,而历史则逐步应验预,但这个国家的败亡完全不可以诿过于神,因为神早已差派先知来警告人。
  4. 审判君王的准则 君王是否忠心地在耶路撒冷敬拜以色列的神,是决定国家历史进程的首要因素;君王是在神面前代表百姓。列王纪的作者采用了申命记所提出的机械性标准(申27-28章),来衡量以色列和犹大诸王,这也成了作者的历史观(反对保留任何迦南式的邱坛)中的一个神学要旨。
  5. 神对大卫的应许 列王纪的作者不单指斥以色列和犹大列王的恶行,他亦不忘向大卫家说出盼望和应许的信息,指出犹大国尽管灭亡,大卫家仍会延续。
  6. 历史观 表面的解读,可令人感到作者的主要着眼点,是礼仪上的纯正、敬拜的中央化,以及对每个王的机械式评价。然而,蕴含在列王纪中的其实是更深一层的历史观。作者写的并不是以色列历史;他是从神学角度入手,以略带说教味道的语调,将以色列和迦南在宗教上的冲突作为核心焦点,来诠释以色列的历史。他把自己的作品放在以色列的救恩历史处境中,讲述那些认定与耶和华的立约关系的支派联盟的发展历史,目的是要让人看见神的话如何在历史中发挥效用。事实上,指挥大局的,并不是历史舞台上的人物,而是神。在以色列的国运陷入低谷之际,列王纪的出现无异带来了积极的意义。这不仅是因为它显明神的审判,更是因为它反映出神的赦免和恩典,使人萌生复兴的盼望。

 

参考书目:《圣经综览》亨利达·米尔斯博士著;《旧约导论》马有藻 张西平著;证主圣经神学辞典(上)

 

思考题:

1.谈谈你对所罗门王的认识,对你的生命追求有何帮助?

2.再读《列王纪》,分享令你印象深刻的内容。

苏州市基督教圣约翰堂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2009612号-1

苏公网安备 32050802011519号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