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章|撒种的比喻

题目:撒种的比喻

路8:4-15

撒种的比喻是福音书中最广为人知的比喻,今天,我们仍然能从这个比喻中得到警醒和安慰。耶稣在这个比喻中描绘了一副人人都体验过或者最起码都看到过的熟悉场景——撒种来做喻体,用心良苦。

一、路旁的

显而易见,在这个比喻中,种子就是神的道,神的话语。不同的土地指的是对神真理持不同态度的人。共有四类人,第一类人听了道,仿佛种子撒在路旁,路旁的土地未经过事先松土,土地质地坚硬,种子入不了土,不多会儿,所撒的种就被飞鸟盯上,全数吃个尽光。好比一个带有固有成见的人,神的话语很难进入他的心,令其幡然悔悟。因他心里刚硬,固执己见,固步自封。一个愿意谦卑悔改的心,在神眼中看为何等的宝贵,所以,神称屡次犯错,但仍愿真心悔改的大卫是和他心意人。以西结书中,神称那些享受惯了他恩典,听了太多律法教条的选民的心是石心(冷硬如石,人的心原本该有温度,柔软而充满怜悯慈爱纯善鲜活),今天,你的生命呢?可曾因神的话语而改变?

二、磐石上

种子落在浅土里,发芽快,但扎根不深,太阳一晒,很快枯萎。此类领受神话语的人较为情绪化,当下欢喜领受,一时热情,为主大发热心,热血澎湃,但一旦遭受患难打击挑战和神暂时的沉默就跌倒后退。他们如火的热情来自自己的肉体,不是来自神,来自神的火热经久不息,能历经考验,今天你的火热能经受住环境的考验吗?

三、荆棘里

种子落在荆棘地里,根部与荆棘盘根错节,荆棘长大后,将发出来的秧苗挤住,甚至最后完全枯萎,这是人认识了耶稣,生命没有真实的改变,仍然随从旧有的习性,随波逐流,享受罪中之乐,不肯攻克己身,最终被罪俘虏吞噬。主耶稣形容荆棘是今生的思虑、钱财的迷惑。今天我们也要舍弃节制,接受雕琢,攻克己身,才能进入神国。

四、好土地

落在好土地上的种子,扎根脚下的泥土,汲取营养水分,发芽生长结出果实,主耶稣的解释是,这就是人听了道,持守在诚实、善良的心里,并且忍耐着结实。这类人听道且行道,生活中有美好的见证,诚实善良的心,指的是愿意诚恳接受自己有限和有罪的事实,并且愿意诚实的寻求神的道,愿意遵行着悔改的心。一样的种子,结局却不同。同样是主的话,功效却有差异,面对神的话语,你是哪类人呢?

苏州市基督教圣约翰堂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2009612号-1

苏公网安备 32050802011519号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