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章|归正方言:在恩赐中看见神的心意

题目:归正方言:在恩赐中看见神的心意

经文:徒2章;林前12、14章;唱诗:28、62、237;启应:诗篇133

思考:

1、你该如何避免让神的恩赐因我们的私心而偏离其造就教会的本意?

2、你向神求问过什么恩赐吗?你的恩赐是什么?

引言

        “方言”是《圣经》中一个充满奥秘又常引发争议的恩赐。尽管我们很少公开谈论“方言”这个话题,但是在很多私下的聚会/讨论中,很多人热衷谈论这个话题,甚至还以“方言”“医病”“赶鬼”这些恩赐吸引人。我自己就遇到几次宣称“不会方言就不属灵”的说法,其中还包括一个传道人如此说。也有两次遇到小心求证“方言恩赐”的讨论,他们因没有经历方言而心生焦虑,怀疑自己的信仰;

我还听过很多人问过“大教会是不是都不提圣灵”,我听到这个问题会觉得很奇怪,为什么这么问呢?我发现这个时代,因为人的发明创造,物质越来越丰富,人都在向外抓取,但是精神、心灵却越来越虚空,于是越来越多人追求超然的、神秘的体验。

然而,我们必须谨慎对属灵恩赐的过度追求,以免造成教会混乱、争论和分裂,实际上,第二次灵恩运动影响到东南亚,已经造成了很多教会的分裂,我们必须引以为戒。

现在,让我们回归圣经的核心经文,探寻方言恩赐的真实意义与神的心意,在这个时代归正我们对“方言”的清晰认知,持守正信正行

一、圣经中的方言:从五旬节的“宣教桥梁”到教会中的“造就工具”

一)五旬节的方言:逆转分裂,指向普世宣教(徒2:4-13)

《使徒行传》第二章记载了五旬节圣灵降临的奇妙场景:“他们就都被圣灵充满,按着圣灵所赐的口才说起别国的话来。”(徒2:4)当时,住在耶路撒冷的是来自世界各地的虔诚犹太人,他们听见门徒们说他们的乡谈,请注意:这里说的“乡谈”也就是“方言”,但这里说的“方言”不是无意义的音节,不是无人懂的“神秘言语”,而是实实在在的众人“乡谈”——从帕提亚、米底亚到埃及、利比亚,从罗马到克里特、阿拉伯,来自16个不同地域的人都听到门徒用他们的语言讲述“上帝的伟大作为”(徒2:8-11)。这不是他们曾经学习的言语,这一神迹并非偶然,似乎逆转了巴别塔事件。

《创世记》11章1、6节那里强调,人类只说一种语言,接着7-9节提到人类因骄傲建造巴别塔,神使语言混乱,众人分散;而五旬节的方言,神借着圣灵的工作,让加利利门徒(这些本是“没有学问的小民”,徒4:13)说出万国的乡谈,让曾经使人分裂的语言成为连通的桥梁;

曾经因骄傲而分散的人类,如今因神的恩典在真理中聚集,因圣灵再次合一。这一背景清晰地告诉我们:五旬节的方言从一开始就与“宣教”紧密相连——神借着这一神迹打破民族、地域、语言的界限,预备教会承担“往普天下去,传福音给万民听”(可16:15)的使命

在这里,我们看到五旬节的方言有两个核心指向:首先,它是圣灵大能同在的记号。圣灵以“火焰的舌头”降临(徒2:3),赐下说方言的能力,宣告:圣灵已亲自带领教会进入使命,正如彼得引用《约珥书》所言:“神说,在末后的日子,我要将我的灵浇灌凡有血气的”(徒2:17a)。新约提及圣灵降临的经文,大部分与新时代的降临有关,像施洗约翰预言弥赛亚“要用圣灵与火给你们施洗”,耶稣升天后,门徒们在圣灵的帮助下开始了往普天下传福音的新时代。

不过,我们要谨慎的是,为主传福音并不是必须要追求方言。有人认为:说方言就是受圣灵洗的记号,这是不对的。方言并不是圣灵临在的唯一指标,因为喜乐(徒13:52,16:34)、凡物公用(徒4:32)和向世界放胆讲论(徒4:31)也是圣灵的证据。对比约翰福音20:22就更显出宣教才是首要,说方言只是圣灵同在的记号之一:耶稣说到父怎样差遣了祂,祂也照样差遣门徒,“说了这话,就向他们吹了一口气,说‘你们受圣灵’”门徒受了圣灵,却没有说方言。所以,那些认为不会说方言就不属灵的言论是错的;认为不会方言就怀疑自己信仰的思想也是错的。

其次,说方言彰显了福音的普世性。那些听见乡谈的人,来自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却能在同一时刻理解对神的颂赞——这预表福音不是某一民族的“专利”,而是为“凡有血气的”预备的礼物(徒2:17),神要拆毁“犹太人与外邦人”的隔墙(弗2:14),让万国万民都能认识祂的伟大。路加记录这一事件,目的是要引导我们看见:圣灵的恩赐从一开始就是为“宣教使命”预备的。

在初代教会,彼得宣讲福音,三千人悔改受洗(徒2:41)——这才是五旬节事件的核心:圣灵赐下方言,不是让门徒自我满足,是让门徒有能力将福音传给“听不懂门徒母语的人”,路加详细列出16个地区的名称(徒2:9-11),也不是为了炫耀方言的种类多,而是为了强调,神已经预备好语言的桥梁,神的心意是借着这一恩赐,推动教会走向世界,完成神的救赎计划,让教会能将福音传给世界各地的人。

在那个时代,方言在这里是向外的记号,表明福音要传遍万国。到目前为止,《圣经》已被翻译为2000多种语言,并且人们有能力将《圣经》翻译成任何国家或民族的语言,其实上,这个时代并不是必须用“乡谈”之方言恩赐传讲神的大能。实际上,门徒说方言不是人会改的根本原因,而是说的内容,是颂赞主大能,是这个内容,传到的真理使人悔改归主的。

其次,路加写使徒行传,是要表明教会的使命是圣灵作工推动的,门徒没有为自己求恩赐,我们无法让圣灵降临,当祂降临时,祂会突然到来,祂永远不会成为任何人的仆人,祂爱我们,也为我们服务,但祂有自己的时间表,祂按照自己的旨意自由地运行,祂知道对我们来说什么是最好的。因此,过度追求方言的恩赐,尤其是过度追求属灵的方言,就会出现纷争,像哥林多教会一样。

二)哥林多的方言:规范秩序,指向教会造就(林前12-14章)

哥林多教会地处希腊文化中心,当地盛行“诡辩”“炫耀口才”的风气,这种文化影响也渗入了教会。信徒将属灵恩赐看为“彰显自我的工具”,尤其是方言,这里与《使徒行传》指的方言不同,这里指的是属灵的方言——因为它“神秘”“独特”,能让人显得“更属灵”。于是哥林多教会出现了方言滥用的乱象:信徒将方言高举为“最高级的恩赐”,聚会中多人同时说方言,只说不翻,用方言压制别人,导致聚会混乱,结党纷争,危害了正常的崇拜。不仅没有造就教会,反而让未信者误以为信徒“癫狂了”(林前14:23)进而误解神。

面对这样的乱象,保罗严厉纠正:“弟兄们,这却怎么样呢?你们聚会的时候,各人或有诗歌,或有教训,或有启示,或有方言,或有翻出来的话,凡事都当造就人”(林前14:26)。保罗明确为方言的使用设立规范:“若有说方言的,只好两个人,至多三个人,且要轮流着说,也要一个人翻出来。若没有人翻,就当在会中闭口,只对自己和神说就是了”(林前14:27-28)。这并非限制圣灵的工作,而是保护教会不陷入私欲与混乱,因为“神不是叫人混乱,乃是叫人安静”(林前14:33)。

这段经文,为我们划定了方言在教会中的“使用边界”。保罗指出说方言不是人人都有的,或者说不是必须有的恩赐,比如林前12:11说“这一切都是这位圣灵所运行,随己意分给各人的。”29-30保罗反问“岂都是使徒吗?岂都是先知吗?……岂都说方言吗?岂都是翻方言吗?”因此,渴望靠圣灵行使恩赐的人,不必模仿他人,只需领受圣灵赐下属于自己的恩赐。圣灵拣选你,正是因为你的特质、性格与行事方式,与祂所赐的恩赐相契合。刻意模仿他人不仅不适用,还会显得愚蠢,因为恩赐的运行当出于圣灵的指引,而非效法他人。

就连我们圣约翰堂这个名字所纪念的约翰卫斯理,作为卫理公会创始人,他写的日记中,也提到方言,但是没有记录他自己会说方言。不会方言也不影响他成为卓越的信徒。

而且,说方言是众恩赐中最小的一项(30节)。林前12:28节说:“神在教会所设立的:第一是使徒,第二是先知,第三是教师,其次是行异能的,再次是得恩赐医病的,帮助人的,治理事的,说方言的。”“说方言”的恩赐排在最后。并且在历史上,一些著名神学家或教父的著作中,比如爱任纽、伊格那丢、坡旅甲殉道记中、十二使徒遗训等都提过方言,但是“讲方言”在这些著作中没有特殊的意义。

那什么才是特别的,我们应当追求的呢?我们要特别留意保罗强调的是什么?

林前12:31“你们要切切地求那更大的恩赐”14:1-4进一步说明“你们要追求爱,也要切慕属灵的恩赐,其中更要羡慕的,是作先知讲道。那说方言的,原不是对人说,乃是对神说,因为没有人听出来,然而在他心灵里,却是讲说各样的奥秘。但作先知讲道的,是对人说,要造就、安慰、劝勉人。说方言的,是造就自己;作先知讲道的,乃是造就教会。”

弟兄姊妹,留意了吗?“说方言的,是造就自己;作先知讲道的,乃是造就教会。”“其中更要羡慕的,是作先知讲道。”保罗在此提示,所有属灵恩赐都是为了造就基督的身体。

第一世纪的使徒不是个个都有说方言的记录,就算是说的多的使徒保罗,也不是每到一个地方传福音或向教会讲道,都说方言。林前14:6说“弟兄们,我到你们那里去,若只说方言,不用启示、或知识、或预言、或教训,给你们讲解,我于你们有什么益处呢?”如果如今我们当中还有人把说方言看为至高的恩赐,或者忽略爱过于追求说方言以彰显自己属灵,那真的是太偏离圣经的教导了,这样的虚荣心也会导致假方言假翻译。

有一位牧师鼓励信徒说方言,有位弟兄很努力但就是没有方言,于是他说了广东话,那位牧师说“这不是方言”;弟兄很紧张,心里想“我不会呀,不说又不行,怎么办?”接着说了客家话,牧师说“这不是方言”;然后弟兄想自己还会说印尼话,于是说了印尼话,这位牧师听不懂,就说“你会说方言了”。那位弟兄就觉得这很可笑。

其实,在我们国家的一些地方,也有这种借属灵恩赐吸引人的情况。说方言、说预言、医病、赶鬼,这些都是好的恩赐,但是如果因为灵恩运动这样的一宗历史事件来归纳出一个神学理论是危险的,历史事件只是告诉我们发生了什么,却不能告诉我们必须发生什么事。历史事件加上经文明文的训令,才能成为一项教义,但是,受圣灵就必须说方言的经文是没有的

我们要谨慎:这个时代,存在很多虚假的追求和教导。所以,你可以祈求圣灵的恩赐,但并不是必须会说方言,不会说方言并不能证明不属灵,同样的,不会医病赶鬼也不能证明不属灵。因为,每个人可以恩赐不同,因为神按照自己的旨意行,所有的恩赐、能力的彰显,都是神在作工。

我们来总结一下保罗的教导,我们得到两个核心真理:第一一切属灵恩赐的目的是“造就教会”,保罗开门见山说“凡事都当造就人”(林前14:26)这是衡量恩赐是否合神心意的“金标准”,而非满足个人的“属灵优越感”。若方言不能被翻译、不能让会众明白真理,就失去了在公众聚会中的意义。第二,教会的聚会当彰显“神的次序”而不是人的混乱。保罗反复强调:“若有说方言的,只好两个人,至多三个人,且要轮流着说”“若有人得了启示,那先说话的就当闭口不言”“因为神不是叫人混乱,乃是叫人安静”(林前14:27、30、33)这些规训,不是束缚,而是保护,保护教会不陷入人的私欲与混乱——有序的聚会才能彰显神的性情,让未信者看见真理的美好

保罗不禁止说方言(“也不要禁止说方言”,林前14:39),而是为方言的使用设立“边界”。保罗甚至坦言:“我愿意你们都说方言,更愿意你们作先知讲道;因为说方言的,若不翻出来,使教会被造就,那作先知讲道的,就比他强了。”(林前14:5),保罗指出最大的恩赐就是爱(12:31,13章),其次是“先知讲道”(14:1)教会是神的殿,聚会是神子民敬拜祂、彼此建立的时刻,任何恩赐的使用,都必须在神的次序中,荣耀神、造就人。

弟兄姊妹,要明白保罗给我们的教导:神看顾的,不是我们“拥有多少恩赐”,而是我们“如何使用恩赐”;教会的健康,不在于“神迹的多少”,不是为个人属灵体验。而在于“是否在真理中彼此建立”。他提醒:最大的恩赐是爱(林前13),最能造就人的是能被理解的真理。

那么,我们如何对待说方言的恩赐,又如何使用这个恩赐呢?

二、归正方言:在分歧中持守圣经的核心原则

当今教会关于方言的分歧,本质上是对“恩赐目的”与“使用秩序”的偏离。亲爱的弟兄姊妹,当我们回顾五旬节的“乡谈”与哥林多的“规训”,再看今天的教会,是否能看见神对我们的提醒?

有人追求方言,却忘记了“宣教的使命”。今天我们是否也该问自己:我的“属灵体验”,是否推动我更爱灵魂、更愿参与宣教

有人滥用方言,却无视“教会的次序”。今天我们在聚会中使用恩赐时,是否先问:这能让弟兄姊妹得劝勉、让神得荣耀吗

那么,基于经文,我们需要归正对方言的看法,并且做出以下操练:

一)方言是“工具”,而非“目标”:以宣教与造就为核心

无论是五旬节的方言(宣教的桥梁),还是哥林多的方言(教会的恩赐),其本质都是“工具”,而非信仰的“目标”。神赐下方言,要么是为了让福音跨越语言障碍(如五旬节),要么是为了在教会中彼此造就(如哥林多)。今天,我们如果追求方言,当先问“我是否渴望借着它更亲近神(私下祷告时),或更有效地服侍他人(有翻译时)?”若有人只是为了证明自己属灵与众不同,或为了炫耀而追求,就偏离了神的心意。正如保罗所言:“我若能说万人的方言,并天使的话语,却没有爱,我就成了鸣的锣、响的钹一般”(林前13:1)。没有爱与造就的方言,再“神奇”也毫无意义,个人体验不能取代教会的建造。也可以说,没有爱,一切属灵恩赐都没有意义。

其次,时代不同,神认为人所需的恩赐也会不同,祂想给谁就给谁,想给人什么恩赐就给人什么恩赐。如果有人要教你说方言,一定是错误的,因为方言的恩赐不是自己学习和努力得来的,而是神所赐的礼物

二)方言的使用需“有序”,而非“放纵”:以秩序与理解为边界

保罗为方言设立的规训——在公众聚会中,方言若不能被翻译,就会造成混乱,违背“凡事造就人”的原则;只有在有序中使用,才能彰显神的性情(神是有序的,非混乱的)。今天,我们在聚会中使用任何恩赐,都当持守“凡事造就人”“凡事有次序”的原则,聚会中若有人说方言,务必确保有翻译,让会众得着益处;若无人翻译,就当在私下向神倾诉。更何况今天的教会,尤其在有录像、直播的场合,很多人在看、在听,滥用方言可能让未信者误解,甚至羞辱神的名,这绝非神的心意。因此,那些问出“大教会是不是不提圣灵”的人,其实是想问“为什么没有在讲台说方言、按手治病和赶鬼”。这么问实际上并不懂神的本意。

三)追求“源头”而非“恩赐本身”:以圣灵充满与基督为中心

方言是属于圣灵的恩赐,是没有疑问的,但假方言和假翻译是有可能的(出于人的虚荣心)故要小心明辨,只要不高举方言过于其他恩赐(如爱与服侍),人自然少一分虚荣心去作假;

说方言不是得救的标志,也不是属灵高度的必须证明,基督才是中心。彼得说:“圣灵降临在你们身上,你们就必得着能力,并要在耶路撒冷、犹太全地和撒玛利亚,直到地极,作我的见证”(徒1:8)——圣灵充满的目的,是让我们有能力作见证,活出基督的样式,以基督为中间建造生命,而非追求“奇特的体验”。我们当追求的,不是“说方言的能力”,而是“被圣灵充满的生命”:爱人如己、传扬福音、建造教会。正如保罗所劝:“你们要追求爱,也要切慕属灵的恩赐,其中更要羡慕的,是作先知讲道”(林前14:1)

《哥林多前书》12章8-10节列举了九种属灵恩赐,主要可分为三类:1、启示的恩赐(知识的言语、智慧的言语、辨别诸灵);2、能力的恩赐(信心、行异能、医病);3、说话的恩赐(作先知、说方言、翻方言)。《彼得前书》也提到了讲道和服事的恩赐。《圣经》列出的恩赐还有教会的职份(使徒,先知,教师),也有教会内使用的功能(安慰,大方的奉献,行政领导)。其中,有些恩赐是给所有的信徒(信心和服事)。神的美意是赐给每个人不同恩赐,合一服侍,建造基督的身体,建造教会。用一句话说:方言,向外,作为神迹记号,是见证基督的;向内,作为恩赐,但必须在秩序与爱中运用。

四)不“高举”也不“否定”:以圣经平衡为准则

有人因方言而自夸,有人因方言而否定,这两种极端都偏离了圣经。圣经既记载方言是圣灵的恩赐(林前12:10),也规范其使用(林前14:26-28);按照保罗的教导,我们既不强迫人人都要有方言,也不禁止人领受这一恩赐,而是让一切都在圣经的真理中,为荣耀神、造就人而存在。

结语

亲爱的弟兄姊妹,当我们追求属灵恩赐的时候,必须回到圣经里,不能偏离圣经的教导,不被“神秘体验”迷惑,不被“虚荣私欲”牵引,始终持守“凡事造就人、凡事荣耀神”的原则。

当然,更不要拒绝属灵恩赐,我们必须相信,神不会赐予坏的恩赐或有害的恩赐。《雅各书》1章17节说“各样美善的恩赐和各样全备的赏赐,都是从上头来的,从众光之父那里降下来的。”其次,要照着《路加福音》11章13节向耶和华祈求“你们虽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东西给儿女,何况天父,岂不更将圣灵给求他的人吗?”我们也必须相信《约翰福音》14章14节的应许“你们若奉我的名求什么,我必成就。”

弟兄姐妹,你要向神求恩赐,至少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有信心和服侍的恩赐;今天,我们祈求被圣灵充满,得能力,并按祂的时间差遣我们,当神赐下恩赐,要凭着信领受神给你的恩赐,并且有责任去发展它,要训练自己准确聆听神的声音,使恩赐在教会中被正确使用,“凡事都要规规矩矩地按着次序行”(林前14:40)进而坚固教会。

特别要强调的一点是,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要警醒,要切切渴慕爱和服侍,切慕为耶稣做见证,传扬福音,建造教会等待主再来。如果我们不去做,圣灵就会兴起其他人去做。千万不要像那五个愚拙的童女,手里拿着灯却没有预备油(生命没有持续与主联结),到时候,在神永恒的国度,就没有分了。

所以,当我们领受圣灵的恩赐之后,如果能用爱管理心中的恩赐,成千上万的人就会遇见复活的耶稣,当然,我们也就会在天国里有份了。

最后,我邀请弟兄姐妹一起用圣经的话语,共勉:“你们要追求爱,也要切慕属灵的恩赐,其中更要羡慕的,是作先知讲道”(林前14:1)“最要紧的是彼此切实相爱,因为爱能遮掩许多的罪。你们要互相款待,不发怨言。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赐彼此服侍,作神百般恩赐的好管家。若有讲道的,要按着神的圣言讲;若有服侍人的,要按着神所赐的力量服侍,叫神在凡事上因耶稣基督得荣耀。原来荣耀、权能都是他的,直到永永远远。阿们!。”(彼前4:8-11)

苏州市基督教圣约翰堂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2009612号-1

苏公网安备 32050802011519号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