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如何过清明节|青烟细雨里的生命叩问

青烟细雨里的生命叩问:当清明遇见永恒

细雨浸润碑前青苔,人间又逢清明。这承载千年血脉深情的时节,是中华儿女与逝者对话的窗口,亦是基督徒在文化根系与永恒真理间寻求平衡的契机。
那么,基督徒如果过清明节呢?
一、慎终追远:在追思中照见永恒
生事爱敬,死事哀戚」(《礼记》),国人以清明为镜,映照「慎终追远」的文化血脉。基督徒当然可以跟家人一起去墓地当以敬虔之心回应这份传统参加不抵触我们信仰的扫墓活动比如,擦拭石碑上的苔痕,修剪墓前的草木,以素菊白兰寄托绵长追思。正如圣经所言「要孝敬父母」(以弗所书6:2),这肃穆的仪式恰是对亲恩的无声告白。但需谨记:我们俯身清理的不仅是墓园的尘埃,更是内心对死亡的迷思。
二、清心守界:在墓园中持守圣洁
当纸灰纷扬如蝶,香烛缭绕成幕,基督徒必须以真理为尺,丈量参与的界限。焚烧冥物、跪拜祭供这些举动实际上是将逝者虚构成贿赂的鬼神,与「不可跪拜偶像」(出埃及记20:5)的诫命相悖。基督徒应当以温柔却坚定的态度向亲人解释,使他们理解你是因为信仰的缘故。你可以尝试这么说和你一样,都非常怀念我们的亲人但是,对亲人最好的纪念,就是自己好好地珍惜每一天,好好地生活,这也是他/她希望看到的样子。其实,他/她已脱离了这尘世劳苦愁烦现在,如果我们摆上这些供物,纸钱……,反/她背负虚妄之托没有任何意义重要的是我们对他/她的思念和人生的态度。
你还可以继续对家人讲:对于死去的亲人,你们是不是害怕/她还是向他/她有所图?所以才来烧纸、烧香,但是/她毕竟是一个人,而且是过世的人/她卸下了肉体的劳苦还要负担你们的重担吗?更何况,难道真正的神,又真又活的神,主宰我们的生命的神,我们不是更当敬畏祂吗?所以,我们一定不能得罪真正的神!
三、化忧为光:在对话中播撒盼望
此外,基督徒还可以把清明节变成一个传福音的日子。清明恰是破开死亡禁忌的利刃。中国文化平时忌讳谈论死亡,当人低语「逝者为大,基督徒可以借此机会,把死亡的来历告诉朋友、亲人。告诉他们罪是从一人入了世界,死又是从罪来的,于是死就临到众人,因为众人都犯了罪”(罗马书5:12),并且要他们知道“按着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后且有审判”(希伯来书9:27)。然而,神的儿子耶稣基督降世为人,以祂在十字架上的赎罪之死,解决了死亡的问题基督徒当昂首宣告:「基督已经从死里复活,成为睡了之人初熟的果子」(哥林多前书15:20)。凡愿意凭信心悔改归向基督的,都可以有永生。更要见证那空坟墓的大能——「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约翰福音11:25)。

总之,基督徒不必有清明节恐惧症。墓园春草岁岁枯荣,基督里的生命却永不再死。这个清明,愿我们以清茶代浊酒,以真理代迷思,在细雨斜阳中,将追思化为永生的诗篇

为基督作美好的见证吧!主与你同在!
苏州市基督教圣约翰堂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2009612号-1

苏公网安备 32050802011519号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