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章|生来瞎眼,谁之过?

经文:约翰9:1-4

面对一个生来瞎眼的人,门徒询问耶稣:“拉比,这人生来是瞎眼的,是谁犯了罪?是这人呢?是他父母呢?”(约九2),我们藉此一同反思对疾病或残疾的观点,以及如何拥抱自己或他人的残缺。

一、关于疾病或残疾的观点

面对疾病、残疾或突发的遭遇,你是否会萌生这些想法呢?

A.一定是因为你犯了罪,被上帝惩罚。

B.一定是你信心不足,所以没有得到医治。

C.一定是被鬼附的,受咒诅的。

D.不要伤心!受苦一定是神的心意。

其实,以上的讲法都正确的,都有圣经根据。但是当将我们不加分辨的用在自己或他人身上,就变成一种扭曲的解经或神学,可能带来伤害。因为我们要扮演神的角色,判断身边的人遇到什么事是什么原因。

有一位神学家将以上四种片面的看待疾病或残疾的观点称之为“受害者神学”,描述病患者在错误的解经下成为受害者,使病患者不仅要要面对疾病所带来的的痛苦,还要承受偏差的信仰观念带给他们的压力。我们都相信,信仰是我们力量的来源。当我们处于疾病软弱状态,藉着弟兄姐妹的祷告、带来扶持,也有面对困苦的力量。但是,有时错误的解经和信仰观念也会给我们带来相当的压力,以至我们在信仰群体中所经历的,不是助力而是压力。正如约伯的朋友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解释约伯悲惨的遭遇,给他带来的不是安慰而是令约伯雪上加霜。他形容自己被朋友的言语压碎,深受折磨。

  • 拥抱残缺

对于生来瞎眼者,耶稣不仅医治了他肉体的眼睛,通过与他的对话,打开他属灵的眼睛。耶稣是非一般的医生,他关注的不单是病症,他关注的是病人。所以,在圣经中,我们经常看到耶稣动了慈心的医治,耶稣以这种从心发出的爱与怜悯,去回应、去面对病患者所承受的心灵的伤痛。

其实,真正的健康不一定是外在的健康。瞎眼者面对艰难的生存处境,不仅有瞎眼所带来的生活在黑暗中的痛苦,还有社会文化所带来的的歧视。但瞎眼者仍有坚强的生命力量,面对法利赛人的诘问时,勇敢真诚的见证耶稣。他虽然外在残疾,但内里生命确实有力的。因此,我们当打破外在标签的思维,不在以外在的健康去评判一个人是否健康。神学家莫特曼说:真正的健康不完全在乎身体机能运作的情况,而是在乎生存的力量,受痛苦的力量。如果只有外在身体健康却失去内在生命的真正健康,那这就是不健全的健康。

面对疾病或突然的遭遇,基督徒群体所要做的不是帮他判断,而是接纳、同行,提供一个与神相遇的空间,在空间中他会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这是一个与神对话后的答案,当然也并非个个都会有答案,但在其中必会经历神的安慰与引导。教会牧养不是为疾病、患难提供神学的解释或批判,其实你提供的答案很多时候未必是神的心意。我们要做的乃是在障碍破损的生命中坚持连结,拥抱同行,彼此用爱接纳对方的限制或障碍,连结成为盛载基督尊贵的器皿。

结语:

生老病死是世人必须面对的,无论一个人信奉什么宗教,或是根本没有宗教信仰,都无法逃避。我们自己或身边的人,随时都有可能面对由各种不同原因所导致的病患。就算没有疾病,但到衰老的时候,你的视力、听力、行动能力、思考能力都会慢慢减退或消失。因此,神学家莫特曼指出:“根本没有残疾人士与健全人士之,疾病是所有人都要面对的现实。”残疾神学家南茜·莱恩提醒我们,“健全人士只不过是暂时健全人士。”这个问题好值得大家思考,你觉得自己健全还是残缺?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问题,都有不同的残缺。因此,我们避免因自己外在的健康,而误将自己当作完美无损。

让我们依靠在苦难中与我们同行的上帝,学习接纳拥抱病患者、残缺者,在接纳他们的过程中,也学习接纳、拥抱我们自身的软弱与不足。

苏州市基督教圣约翰堂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2009612号-1

苏公网安备 32050802011519号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