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章 | 作合神心意的父亲

题目:作合神心意的父亲

经文:西3:21;弗6:4

父亲这个角色在社会结构中是很重要的。在对子女的教育中,父亲是不可或缺的角色,甚至父亲在其中需要承担比母亲更重的比例。世界上没有完美的父亲,但每个家庭都可以有相对理想的父子/女关系。今天我们就透过圣经来思考一位合神心意的父亲应该具备的样式。

一、关注与倾听

圣经中,我们的神是以一位父亲的形象出现的,我们称呼他为:阿爸,父!国人心目中的神都是身着长袍,留着长胡须,高高在上、普查众生、洞若观火、明察秋毫、秉公行义、高大威严、不苟言笑。所以神是我的父亲,这个概念初次接触的人会觉得不可思议,但事实上,神对我们的爱就如同父亲,甚至胜过肉体的父亲。神在如何作父亲方面给了我们最完美的典范。

首先神是引导的典范,大卫在诗23篇里说,神“为自己的名引导我走义路”。引导是向儿女指明正确的方向。引导的原则是循循善诱,不替代、不强制。你要引导一个人,你要在这个人的生命中产生正面的影响力,决不可少的因素就是关注。现代人工作节奏快,生活压力大,爸爸们都很忙碌,更有很多的父亲背井离乡,逢年过节回去,一年在家陪伴孩子的时间不足一个月。父亲们在亲子教育上花的时间和精力太少。那我们的天父,他究竟忙不忙?主耶稣说:我父做事直到如今,我也做事。主耶稣在世上的时候,也勤劳做工,并不闲散,甚至有时顾不上吃饭。但他愿意陪伴并关注我们,他是以马内利的神,“以马内利”翻出来就是“神与我们同在”。现实可能让我们不得不与孩子分居两地,我们没有更多的时间陪伴,但陪伴的本质实际上是关注,有的父亲每天陪在孩子身边,孩子写作业,他就坐在旁边,但他关注的是手机,不是孩子。这样的陪伴属于无效陪伴;相反,你可能不在你孩子身边,但你是有心人,总是能够适时的关注孩子,每周固定1-2小时的时间去关心孩子的身心、和他交流、倾听孩子的想法、了解他的学习、他的状态等等,如果你能做到,这比常在身边的无效陪伴要好得多。现在网络通讯这样发达,关注的渠道也多样化起来,所以不要以“我常年不在家”为借口,不去关注孩子。我们的神尽管事务多,但这并不影响他关注每个人的需要,他关注受人鄙视的税吏撒该;他耐心引导放荡不羁的撒玛利亚妇人,他甚至愿意把仅有的休息时间留给一群心智不成熟的幼童,听他们说话、嬉闹、为他们祝福,这是神给父亲们的榜样。

引导孩子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倾听。倾听他你才能理解他。倾听能在人与人心灵间架起一座桥梁。圣经中将主与我们的关系比喻为朋友。父母跟孩子之间最好的关系也是成为朋友。今天父母需要和孩子建立一种良好的关系,让孩子愿意把自己的希望、焦虑、得意、失意、成功、错误与你分享。父母与孩子间沟通不顺畅往往是因为父母好“惹儿女的气”,从信仰角度看,是不合适的,父母花时间倾听孩子的心声,给他们解释自己错误行为的时间,这是对孩子的一种尊重,等于在告诉他们,我爱你。学习耐心聆听,并用爱心适当的鼓励和回应。没有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不犯错误,你需要做的不是避免他不犯错误,而是要引导他认识错误并寻找到正确的方法。经常鼓励与倾听,会消除孩子内心对父母的惧怕。

二、管教与接纳

在孩子的教育上,管教和爱是要并重的,诗篇23篇里,诗人说:“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这里的“竿”就是防止羊走偏路用的,是管教的工具。箴言23:13-14 “不可不管教孩童,你用杖打他,他必不至于死。你要用杖打他,就可以救他的灵魂免下阴间。” 箴言13:24“不忍用杖打儿子的,是恨恶他;疼爱儿子的,随时管教。”这里不是强调我们一定要如何体罚孩子,而是我们面对孩子错误的价值取向时,绝对不能听之任之,更不能纵容包庇,而要及时指出。不惜用惩戒的方法让孩子知道自己错了。但管教要把握好度,管教是以爱为根基,用理性的方式去处理,而不是发泄自己的愤怒,没有爱的管教不是管教。没有理性的惩戒行为带来的只有惧怕,只有亲子关系的疏远,绝对达不到良好的效果,甚至带来孩子的逆反行为,到最后孩子会反其道而行。神的杖和竿,神的管教带来的是安慰,而不是恐惧。这点值得我们去思考。

路加福音浪子回头的比喻中,父亲对浪子的接纳每每读来都能深触人心。浪子在误入歧途后,家中的父亲并没有愤恨于儿子悖逆的行为,只担忧儿子在外的安危,迷途知返的儿子回家后,父亲未再提及儿子错误的行为并抱怨他,乃是拥抱和全然的接纳。罗15:7(所以,你们要彼此接纳,如同基督接纳你们一样。) 圣洁的神尚且接纳罪人,在这里的“接纳”一词用得是完成式,表明基督已经接纳了我们,已经完成,不会再改变,他按照我们本来的样子接纳我们,我们是作为一个罪人的身份被接纳的,那时他就替我们死,不是我们变得足够好了之后,才开始接纳。每个人都渴望被接纳,但遗憾的是这个世界上除了基督之外,能按照我们的本相接纳我们的人少之又少,甚至有时父母也不能做到无条件接纳自己的孩子,孩子获得了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名牌学校,找到了一份体面的工作,往往才会被父母从心里接纳和认可。基督接纳我们,按照我们的乏善可陈的真面目,这个真面目并不可爱,但基督愿意接纳。孩子也希望获得父母无条件的接纳。父母的接纳能让孩子有更加良好的自我形象。而在不被接纳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也不太能够接纳自己。(例子:略)

三、正面的榜样

以色列历史上的所罗门王很有智慧,在他的治理下,国富民强。但他的儿子却没有继承父亲的智慧,他只关注到父亲的治国的严厉,他对前来请求减负的百姓说,我父亲用鞭子抽打你们,我要用蝎子鞭抽打你们。他的话成了以色列分裂的导火线。撒母耳敬畏神,但他的儿子们却没有继承父亲的敬虔;大卫一心顺服耶和华,却生出几个悖逆至极的儿子。现实告诉我们,和好行为相比,坏行为往往更容易被仿效,为着这样的缘故,我们做父母的要加倍的小心,不断地关怀,耐心地管教。靠主修正生命中的一些不良的行为,身体力行,做出榜样。箴言20:7“行为纯正的义人,他的子孙是有福的。”父母的纯正行为能潜移默化影响孩子,父母成为孩子们的榜样,孩子们因效法父母的好行为而享受其带来的好处。眼睛看到的比耳朵听见的会给人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作为父亲,不仅是以父权管教孩子,发号施令,更要用实际行动让孩子看到自己的父亲是言行合一的父亲。主耶稣的门徒曾经不止一次争论谁来做老大,在最后的晚餐上,主耶稣就通过为他们洗脚的方式来说明“谁愿为大,就要做众人的佣人”这个道理。从那以后,门徒们学会了像基督一样服侍他人以及彼此服侍,再没有相互比高低。

最后,求主帮助父母们攻克己身,做得更好。

思考题:

1.作为父母,你觉得在儿女的教养上,自己还有哪些需要改变的地方?

2.作为儿女,你从父母身上学到了什么?这些对你现今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苏州市基督教圣约翰堂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2009612号-1

苏公网安备 32050802011519号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