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兄姐妹平安:欢迎点击下方音频,聆听课程内容!
课程音频:
课程讲义:中国教会简史2.从锁国自闭到门户洞开
一、先遣传教士们
基督教(新教)在中国传入始于1807年(嘉庆十二年),第一来华的传教士是英国伦敦会的罗伯特·马礼逊(1872-1834),他开启了基督教在中国连续传教的历史。
- 马礼逊其人
马礼逊于1782年1月5日 出生于英国北部一个小镇,父亲是一位农场工人,家中有8个子女,马礼逊最小。3岁时,随父亲举家迁往纽卡斯尔,在结束基础教育以后,马礼逊即在父亲的制鞋作坊中工作,16岁受洗加入长老宗教会,有了做牧师的愿望。1801年开始学习拉丁文,次年,在牧师的鼓励和推荐下,他向伦敦霍克斯顿学院提出入学研读神学的申请,1803年获准进入,在这所学校学习期间,马礼逊产生了赴海外传教的念头。1804年5月27 日,他向伦敦会递交了赴海外传教的申请,伦敦会批准他的申请,并立即将他转入高斯坡神学院。(这是一所培养传教士的专门学院,除了设宗教课程外,还教授天文、医学的基础知识,一些去非洲和印度等地的传教士也常去该校介绍经验)伦敦会希望派人前往中国,将圣经翻译成中文,因此,进入传教学院后马礼逊就向一位在伦敦的广东人杨善达学习中文,他帮助马礼逊从伦敦不列颠博物馆抄录了一本由天主教教士巴设译的且并不完整的新约圣经,它后来成为马礼逊翻译圣经的蓝本。1807年1月8日,马礼逊在被按立为牧师之后不久即受派来中国。
马礼逊的工作:
- 身为传教士,马礼逊最大的贡献莫过于完成第一部中文圣经的翻译工作。1810年起,他 就陆续将圣经翻译出版,在米怜的帮助下,最终于1819年完成了整本《圣经》的翻译;1815年起他又陆续出版了自己编撰的《汉英字典》;马礼逊还用英文撰写了《汉语文法入门》和《广东土话字汇》等书,这些语言工具书不仅是为翻译圣经而作的必要准备,还对当时中西文化交流起到有益的作用;除此以外,还编辑、写作了中文书12种,英文书32种。
- 至于接收信徒方面,虽然人数不多,但 却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在他来中国7年之后,即1814年7月16日为一个名叫蔡高的中国人施洗,收了第一个信徒。蔡高是东印度公司印刷厂的雕版工人,在为马礼逊雕版印刷福音书中接受了基督教信仰,不久他的哥哥和弟弟也先后入教。另有一个雕版工人梁发,虽然表示要信教的时间还先于蔡高,但马礼逊觉得梁发羞怯于人前承认其信仰,所以又考验了他一段时间,直到1816年11月3日才在马六甲由米怜为他施行洗礼。但是,既因为蔡高早逝,又因为梁发信教后确实奋力布道、撰写宗教单张等。因此,1823年马礼逊选择梁发在自己回英国期间,负责广州、澳门的传教工作。于是特为梁发行了按手圣礼,这样梁发遂成为第一个中国籍的传教士。
- 由于深入中国内陆传教十分困难,1813年马礼逊乃向伦敦传教会建议,以印度以东地域为传教范围,组成恒河外传教会,还提出“恒河外传教会计划”,内容包括办学校、出刊物、联合其他差会传教士共同布道等;1818年在马六甲兴建了英华院,伦敦会传教士在南洋地区还创办了几份中文期刊。
- 另外,马礼逊身为东印度公司的译员,自然为从事贸易的东印度公司效力,且涉及英国对华的政治和外交活动。
- 公理会的“排头兵”
公理会兴起于16世纪末的英格兰,由当时的清教徒组成,现主要盛行于美国和英国。近年来在其他地区多已同其他教会联合。其特点是会众坚持民主、平等,不听命于任何上级机构,同一宗派的教会可按城市或地区组成协会或联合会,美国有一些著名大学与公理会关系密切。美国公理会(在华又称美部会)关注来华传教。1829年10月裨治文、和雅裨理二人首途来华。来华前裨治文从差会得到的任务主要是学习中文,以便编译布道书刊,尤其是为翻译圣经,在马礼逊和梁发的帮助下开始学习中文,后来马礼逊、裨治文等便在当地英美基督徒中发起成立“广州基督徒联合会”,着手设立资料库与图书馆,并且在马礼逊倡议下,裨治文办起了一份英文刊物,名《中国丛报》;裨治文还在当地英美人联合发起的一些其他团体中担任重要职务。如:广州外侨组成实用知识在华传布会(又称中国益智会),目的在于把西方的学艺和科学传授给中国人;1834年裨治文参与筹建“马礼逊教育协会”,被任命为通讯秘书,1843 年 到 1848年任该会主席,在他的安排下,美国人布朗来华开办马礼逊学堂,培养了中国第一批留美学生;当1838年公理会医生传教士伯驾邀约其他西籍医生组成中华医药传教会时,裨治文又担任该传教会的副主席,所以裨治文除了传教外,还参与了出版、教育和医药三方面的活动。1847年为翻译圣经而迁居上海,同年,在上海出席《新约》翻译代表委员会会议,参与《新约文理圣经》的翻译。1850年夏,完成《新约》的翻译,旋即着手翻译《旧约文理圣经》。裨治文的圣经译本于1862年2月出版,而裨治文本人已于1861年11月2日因患痢疾在上海病逝。与裨治文同船抵达广州的另一名传教士雅裨理,开始是受美国海员之友会指派,专在来华的水手中传教,一年后他归属公理会。
- 心计不凡的郭士立
在清朝政府严厉的禁教令限制下,如果说马礼逊等人的传教活动还比较稳健的话,那么郭士立来华传教就显得急于求成了。他竟不择手段,利用走私鸦片机会,窥探我国情,甚至鼓吹并参与侵略战争等。在传教活动方面,郭士立也翻译了一些分卷圣经和布道小册子,还写了一些介绍东西方文化的书册,如《中国史略》、〈开放的中国》、《英国史》等。尤其以创办的《东西洋每月统纪传》杂志为最有名。鸦片战争结束后,郭士立于1844年自己出资成立了一个名为“福汉会”的组织,意为汉人信道得福,目的在于训练 华籍传教士深入中国内地传教,他不赞成设立固定教堂而主张游历布道,所以雇佣了数十名华人为会员,派他们进入内地分发福音书及宗教小册子等。
综合以上内容,若是再进一步了解美国浸礼宗的先遣传教士、英美圣公会差会的传教工作以及美国长老宗的尝试,不难看出,若无鸦片战争这场军事侵略,基督教传入中国还得延迟一段时间,也会呈现另一种传教过程。
二、不平等条约轰开的大门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随着《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督教与不平等条约的关系是不容忽视的事实,早期在华传教士甚至加入本国政府使团,参与不平等条约的谈判与签订。传教士均来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这些传教士都与他们国家的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自身的利益,也与自己的国家密切相关。因此,在中国与西方列强发生冲突的时候,他们必然选择站在西方列强一边。从具体的历史来看,他们大多直接、间接地参与了西方列强的侵华战争。
三、两次鸦片战争期间的传教活动
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以后,除了个别传教士违约擅入内地外,基督教传教地区实际只有几个大宗派的差会率先在五个开放口岸开展传教活动。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和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之后,传教士人数大增,他们也无所顾忌地进入内地各处活动。除伦敦会、美部会和美南浸信会传教士借机推进在华传教工作外,这一时期在中国传教的差会还有:美国圣公会、美国长老会、英国行教会、三巴会(巴勉会也称礼贤会、巴色会也称崇真会、巴陵会也称信义会)。为了协调各差会间的行动,已经东来的传教士于1843年8月22日至9月4日 在香港举行第一次会议,与会者有伦敦会的麦都思、戴耳、施敦力约翰、理雅各、美魏茶、合信,美国公理会的裨治文、波乃耶,美浸会的叔末士、遴为仁、罗孝全、麦高温,“马礼逊教育协会”的布朗,美国长老会的娄理华于8月28日加入,共14人。麦都思任主席,戴耳任书记。
据统计,1844年来华传教士人数为31人,教徒仅6人。到1860年,传教士增至100余人,教徒约2000人。1877年,有470多名传教士分布在中国91 个城市的312个传教地点,中国的教徒约为1.3万人。(在华的西方传教士曾于1877年在上海举行第一次在华传教士代表大会,它标志着传教活动稳固地被确立了)
参考书目:《中国基督教会史》徐晓鸿 主编 ;《中国基督教简史》 姚民权、罗伟虹著
思考题:
- 怎样评价马礼逊的历史作用?
- 学习本课内容有何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