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兄姐妹平安:欢迎点击下方音频,聆听课程内容!
课程音频:
课程讲义:基督教简史7.中世纪教会衰落时期(14-15世纪)
十三世纪末、十四世纪初,教皇权势由盛而衰,中世纪教会也走向衰落。同时在黑暗中又有人性的觉醒,在西方出现了文艺复兴运动,教会内宗教改革的力量也在兴起。
一、教皇权势的衰落
- 从阿维尼翁教皇到西方教会大分裂
从1309-1377年前后约70年的阿维尼翁教皇时期,史称「教皇巴比伦被掳时期」。「被掳」是因为这时期的教皇都在法王控制之下;「巴比伦」是因为前后持续约七十年之久,正如旧约时代的以色列人被掳到巴比伦一样。这段时期,所有教皇都是法国人。继法王腓力给教皇制强烈的打击之后,「巴比伦被掳」更进一步削弱了教皇的特权。因为在阿维尼翁的教皇们,完全听命于法国国王,其它各国人民不再尊重教皇。
意大利人对教廷迁往阿维尼翁之事,非常不悦,他们欲使罗马再度变成为教皇宝座所在地。结果于公元1378 年,意大利与法国公开断绝关系,双方各选出一位教皇;于是出现了两位教皇,一位在罗马,一位在阿维尼翁;这段时期(公元 1378 至 1417 年)被称为「大分裂」时期。两位教皇彼此咒诅,彼此开除对方教籍,教皇制的尊严受到重大打击,从此再无法完全恢复。
1409年比萨公会议又出现了三教皇鼎立的更为复杂的分裂局面,直至1417年君士坦斯公会议罢黜三教皇,另选新教皇长住罗马,才结束了持续约40年的西方教会大分裂局面。
- 公会议至上派和几次重要的公会议
面对教廷分裂的状况,一些教会领袖和神学家,尤其是巴黎大学的一些教授,解决面临的问题根据教会传统提出了公会议至上论,即认为公会议是教会的最高权威,其权力高于教皇。
从公元 1409 年到 1449 年间,教会举行了三次大公会议:比萨会议(1409年),君士坦斯会议(公元 1414 至 1418 年),巴塞尔会议(公元 1431 至 1449 年)。这些会议有三重目的:(1)弥合教会的分裂。(2)改革教会的腐败。(3)平息异端。
- 比萨会议失败。罗马和阿维尼翁两教廷的红衣主教在法王查理六世和巴黎大学支持下召集各国国王、教会领袖和神学家共500余人在意大利比萨举行了这次公会议。因对于对立两教皇调处无效,即宣布两教皇罗马的格列高利十二世和阿维尼翁的本笃十三世均为异端,革除其教籍。另选出新教皇亚历山大五世,并要求他接受教会改革的纲领。但原来两个教皇不愿退让,从而造成三教皇鼎立的局面,西方教会更加分裂。
- 君士坦斯会议在更为混乱的状况下举行。后在1417年罢黜了约翰二十三世和本笃十三世,格列高利十二世辞职,三教皇鼎力局面由此结束,另选马丁五世为合法教皇。此公会议一时结束了教皇分裂或毒霸的局面,但实际上又极为腐化,会议还残酷镇压了初期宗教改革力量,除了诱骗胡司到会,将其判为异端,以火刑处死,还把威克里夫的尸体自坟中挖出,将它和威克里夫的著作,一同焚烧。
- 巴塞尔会议主要是为镇压胡司派而召集的,同时也是为了公会议至上派同教皇派争权。会议延续18年之久。至1449年会议瓦解,公会议至上派彻底失败,教皇重新在教会内得势。
- 中世纪教会内部的败坏
十五世纪下半叶,西欧各国摆脱了教皇控制,不再纳贡,英、法等国还要求教会向本国政府纳税。但教皇要在政治上争权夺利,生活上穷奢极侈,开支不断增加,于是就巧立名目与各国贵族一同发售赎罪券。还利用忏悔、弥撒等圣礼盘剥信徒。他们还出售圣职和教会的金银圣器、珍贵文物、伪造“圣徒遗物”,妄称其赎罪功效,骗取信徒钱财,也造成社会上的道德败坏。
曾经盛极一时的修道院在十五世纪也衰败瓦解。有的关闭,有的被富商占据,不少神职人员和修士生活放荡。修道院长多由贵族兼任。
这时期的教会除了继续镇压各种反抗运动和“异端”派别之外,还以极为残酷的手段打击“巫士”,以维持教廷的统治。据估计从十四至十六世纪在西欧被控为“巫士”而处死的人达五至十万,常常造成持续多年的恐怖,因而也激起了信徒和社会上群众的不满和反抗。
二、文艺复兴的影响
从十四世纪开始,在意大利兴起了文艺复兴运动,以后又扩大到德国、法国、英国、西班牙、尼德兰等欧洲其他国家。曾经成为中世纪统治力量的帝国和教皇的权势在这一时期都已大大削弱,文艺复兴在许多方面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和影响。
民族意识大为觉醒。欧洲各国人民强烈要求民族的独立和统一,逐步产生了带有民族特点的文化,也逐步形成了各民族的统一语言。各国的教会也走向独立。
对古典文化和文物的研究出现复兴。通过这方面的研究,人们也从古典文化中得到启发。受此影响,对于早期基督教著作和原文圣经的研究也大为复兴,原文圣经和各种圣经译本大量印行。还对各种文献进行了考证。
另外在自然科学方面有新的发现和突破,文学和艺术的创作普遍高涨。
三、改革力量的兴起
中世纪末期出现了一些宗教改革的先行者,敢于公开批评罗马天主教的教义及组织。其中最重要的两位是威克里夫和胡司。
- 威克里夫于公元 1320 年生在英国,受教于牛津大学,后来成为该校教授。公元 1376 年,他开始批评圣职人员;他说:「政治与财富已经腐化了教会,这个教会需要彻底革新。」对于教会,他说:「教会必须回到使徒时代的贫穷与单纯。」对于教皇,他称教皇为「敌基督」。他宣称:「只有圣经是信仰的根据,教会不是信仰的准则。」但是天主教会所用的圣经,是拉丁文写的,一般百姓无法阅读。因为当时教会所采用的译本是武加大,这是耶柔米自圣经原文(希伯来文及希腊文)译成的拉丁文译本。为了使英国的基督徒能够自己读圣经,威克里夫将圣经译成英文,他也写了好些书。
- 胡司大约生于公元 1369 年,曾经接受祭司训练,后来成为波希米亚首都布拉格大学神学部主任,最后成为该大学校长。威克里夫的事迹,远扬到英国以外,在波希米亚的胡司,热切地接受他所有的报导。他也认为圣经是最高权威,教会的元首是基督而不是彼得,更不是教皇。教会生活应保持基督那样的贫穷。他讲道极为热情、感人,并用民族语言,很受欢迎。他还主张用民族语言举行圣餐。后来又指责教皇约翰二十三世在捷克出售赎罪券;还写了《教会论》等著作和信条、十诫及主祷文等的释义,并将圣经译成捷克文。
虽然初期宗教改革的力量遭到了残酷的镇压,但改革的要求和呼声已成为历史的主流,并且迎来了16世纪宗教改革新时代的曙光。
参考书目:《基督教简史》赵志廉著;《历史的轨迹——二千年教会史》祁伯尔著;《基督教史·上卷》胡斯托·冈萨雷斯著
思考题(任选1题):
- 你对本课提及的,中世纪末期出现的勇士(宗教改革的先行者),有怎样的看法和认识?
- 交流分享本课内容中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