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式查经——《创世记》(38)

弟兄姐妹平安:欢迎点击下方音频,聆听课程内容!

课程音频:

音频播放器

经文:创世记38:1-30(参圣经)

分析:

这一段经文记录了犹大的家庭伦理。犹大离开弟兄,娶了迦南女子为妻。犹大为长子珥娶妻他玛,但珥因恶行被神击杀。随后,俄南因不愿为哥哥留后也被神击杀。犹大担心小儿子示拉会遭遇同样的命运,便让他玛回父家守寡。犹大的妻子死后,他去亭拿剪羊毛。他玛得知后,乔装成妓女,与犹大同寝并怀孕。后来,犹大得知他玛怀孕,本想处死她,但当他看到她手中的印、带子和杖时,承认自己有错。此段落以他玛的双生子作结,原本要先出生的却被弟弟抢先了。

这一段经文莫名的插入,打断了约瑟的故事。其中所记载的一些习俗在我们的文化中是很难让人接受。那这一段历史被记载的意义是什么?我们又可以学习到什么呢?在此,我们尝试着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希望有一些新的亮光。

1.这段经文是《创世记》的重要环节。

这段经文记载了犹大的后裔,强调犹大家族将藉着法勒斯的后裔获得重要地位。在创49章记载王权将归于犹大的后裔,并且圣经历史也揭示了大卫王朝出自法勒斯。在马太福音1章耶稣基督的家谱中,也可看到这一点。

2.犹大与他玛的故事像一面镜子。

创38章与37章两个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反差的对比:约瑟的假死——犹大两个儿子的真死;雅各(假)丧子后的哀伤——犹大(真)丧子后的没有反应;犹大跟兄弟们用约瑟的血衣欺骗父亲——犹大被他玛换上妓女的衣服而欺骗等等。通过这些对比,我们可以看到犹大出卖弟弟、欺骗儿媳,是一个实足冷酷的形象,最终也落得个骗人者被骗的下场。创38章与39章对比,我们也看到犹大对儿妇的不负责任,对女性权利的忽视和自我的纵欲,与约瑟对信仰的坚守和对上帝的信靠承担家族责任形成了显明的对比。作为他玛,以一个弱者女性的形象,她也如镜子一般,照出犹大的强势、无情、虚伪和卑劣的一面。让犹大对自己身份有了深刻认识,推动他承担起自己所应负的家族责任。犹大的形象在约瑟后期的经文中有了改变。

3.旧约对寡妇的保护。

这里记载了一个当时很重要的习俗:叔娶寡嫂制。在申命记25章中有明确的要求。亡兄没有后代,弟弟必须娶寡嫂为妻,使她生子。其目的是为了保护寡妇,也为了延续家族血脉。作为犹大的儿媳,他玛必须完成为夫家传宗接代的伦理义务和职责,也只有这样,她才有生存的空间。

4.他玛“女性形象”的转变。

必须要强调的是:对于他玛和犹大的故事,应该回到《圣经》中的伦理环境和当时的背景去分析。在古代犹太传统中,为人妻子的主要职责是生育,没有孩子的寡妇,因未能为他的家族生下男丁,以继承夫家的血脉,将使她的家族蒙羞。已婚妇女只有为夫家传宗接代才能在当时的社会中获得认可,有继续生存的空间和应得的地位,这也是证明她们身份的重要手段。然而,犹大却对他玛说:“你去,在你父亲家守寡,等我儿子示拉长大。”在犹大心里,他玛成为致死他两个儿子的元凶。他完全不顾儿子的恶,也忽视他玛的生存权利,对他玛极其的不义。对于这一切,在38章的前半章,他玛都像一个失声者,一直被动的接受着夫家的安排,哪怕是小叔子对她的羞辱,公公对她的不义。38章的后半章我们看到女性形象的改变。他玛出于无奈,被迫谋划了后来的事件,她欺骗犹大,并与其怀孕生子。他玛身处当时的社会风俗和男权社会的重重束缚之中,仿佛被无情地抛弃在夹缝里。在那样的环境下,她似乎只能通过这种方式为自己争取应有的权利和地位,这里让我们看到当时女性的无奈和悲凉。他玛的行为最终也被犹大称为“更为有义”。

5.罪的出路指向上帝的恩典。

罪带来的是混乱的生活秩序和失和的生命状态。有人在嫉妒中伤害手足,有人在贪婪中失去本心,有人肆意地放纵欲望,有人处心积虑地争取权利。人们的心灵被黑暗所笼罩,失去了彼此之间的信任与关爱。家庭关系破裂,社会秩序动荡,人们在罪的泥沼中挣扎,却难以自拔。然而,即便在这样的混乱中,神的恩典从未离开。不完美的犹大,成为大卫王的祖先。不完美的他玛不仅在路得记中被当作有福的形象,还成为耶稣家谱中的五位女性之一。圣经的真实记载了林林总总的不完美,上帝的恩典恰是给这些不完美以接纳与救赎。

 

问题1:犹大与他玛的故事给你带来什么亮光?

问题2:你有没有思考过上帝如何在你的家族中作救赎与改变的工作?

 

参考书目

《创世记问答式查经》《二十一世纪圣经新译》《天道圣经注释》《证主圣经神学辞典》“《圣经·创世记》中的伦理冲突与救赎之路”“他玛夺回话语权的积极意义探究”等。

苏州市基督教圣约翰堂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2009612号-1

苏公网安备 320508020115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