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兄姐妹平安:欢迎点击下方音频,聆听课程内容!
课程音频:
圣周第三日:训诲日
今天是训诲日,是主离世之前的最后一课。这一天,主与法利赛人、文士、长老进行辩论,一针见血的指出了他们的问题,也向众人陈明天国的道。相关经文很多,有耶稣受难周的五个比喻:十个童女的比喻、按才干受托的比喻、娶亲筵席的比喻、凶恶园户的比喻、两个儿子的比喻。还有关于纳税的教导、诫命的总纲、寡妇的奉献等。我们今天主要看耶稣指出的法利赛人的问题,我们以此为警戒。经文记载在《马太福音》23:13-36,是法利赛人的“八祸”。
■第一祸:别人的拦阻
“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正当人前,把天国的门关了,自己不进去,正要进去的人,你们也不容他们进去。”
默想:文士、法利赛人本该是引人进入天国的人,结果却成为了别人的拦阻。我们该是上帝在地上的见证,而不是别人的绊脚石。
■第二祸:虚伪的外表
“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侵吞寡妇的家产,假意做很长的祷告,所以要受更重的刑罚。”
默想:法利赛人因着渴求更多的权力、金钱、地位,令他们看不见上帝,也导致整个民族远离上帝。我们的信仰生活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才是好的,基督徒不该是“双面人”。
■第三祸:引人入歧途
“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走遍洋海陆地,勾引一个人入教,既入了教,却使他作地狱之子,比你们还加倍。”
默想:这并不是说文士和法利赛人不该传教,而是指他们没有传正确的道。他们虽然热心传教,可是却把《圣经》以外的人为要求加在人们的身上,使人透不过气来。信仰本是释放人的,而不是人的捆绑。
■第四祸:虚浮的夸耀
“你们这瞎眼领路的有祸了!你们说:‘凡指着殿起誓的,这算不得什么;只是凡指着殿中金子起誓的,他就该谨守。’你们这无知瞎眼的人哪,什么是大的?是金子呢?还是叫金子成圣的殿呢?你们又说:‘凡指着坛起誓的,这算不得什么;只是凡指着坛上礼物起誓的,他就该谨守。’你们这瞎眼的人哪,什么是大的?是礼物呢?还是叫礼物成圣的坛呢?所以,人指着坛起誓,就是指着坛和坛上一切所有的起誓;人指着殿起誓,就是指着殿和那住在殿里的起誓;人指着天起誓,就是指着 神的宝座和那坐在上面的起誓。”
默想:文士、法利赛人总是看重那些误导人的细微差异,却忽视律法中更重要的原则。我们有时也会有信仰上的虚荣心,追求一种“属灵”的虚浮,以为自己有能力,属灵又追求。我们常常将自己取代了上帝的位置。岂不知,我们都是罪人,只是因着上帝的救恩而被称为义人。
■第五祸:本末倒置
“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将薄荷、茴香、芹菜献上十分之一,那律法上更重的事,就是公义、怜悯、信实,反倒不行了。这更重的是你们当行的;那也是不可不行的。你们这瞎眼领路的,蠓虫你们就滤出来,骆驼你们倒吞下去。
默想:这里并不是说文士法利赛人奉献不对,而是说他们失去了奉献的意义。文士和法利赛人一丝不苟的奉献十分之一,可是却失去了对上帝的爱。信仰不是程式化的教条,而是鲜活的经历,是与主一对一的关系,所有的侍奉、奉献都该是基于对上帝的爱。
■第六祸:杯盘内外
“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洗净杯盘的外面,里面却盛满了勒索和放荡。你这瞎眼的法利赛人,先洗净杯盘的里面,好叫外面也干净了。
默想:文士、法利赛人只注重外面的洁净,却无视自己内心的败坏。我们的生活不是活给别人看的,而是活在上帝的面前。我们在注重一个人的外在行为的同时,还要注重行为者本身。我们要时刻警醒,让自己的内心和外在行为保持一致,活出真正的信仰。
■第七祸:粉饰坟墓
“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好像粉饰的坟墓,外面好看,里面却装满了死人的骨头和一切的污秽。你们也是如此,在人前,外面显出公义来,里面却装满了假善和不法的事。”
默想:按照当时的习俗,坟墓要进行粉饰,使路过的人清楚辨认出这是坟墓,因为凡摸了坟墓的人就要不洁净七天。文士和法利赛人就像那时的坟墓,外面非常显眼,让人一眼就辨认出来,可是里面却只有死亡和腐烂。我们信仰的虚伪与真实,上帝是知道的。
■第八祸:不听真道
“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建造先知的坟,修饰义人的墓,说:‘若是我们在我们祖宗的时候,必不和他们同流先知的血。’这就是你们自己证明是杀害先知者的子孙了。你们去充满你们祖宗的恶贯吧!你们这些蛇类、毒蛇之种啊,怎能逃脱地狱的刑罚呢?所以我差遣先知和智慧人并文士到你们这里来,有的你们要杀害,要钉十字架;有的你们要在会堂里鞭打,从这城追逼到那城,叫世上所流义人的血都归到你们身上,从义人亚伯的血起,直到你们在殿和坛中间所杀的巴拉加的儿子撒迦利亚的血为止。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一切的罪都要归到这世代了。”
默想:文士、法利赛认为自己比其他人要好的多,要刚强的多。可是主却说他们也是一样的罪人。自以为刚强,实际是软弱不堪的。这个时代的问题关系到每一个人,任何一位都不能独善其身。